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市场快讯
编号:136262
专家预测今冬流感特点和防治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81期
     本报记者 周颖

    路志正、焦树德等我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根据当前感冒发热患者增加、许多医院应接不暇、今冬可能流行流感的趋势预测,今冬流感特点是以外寒内热为主。此外,根据个体差异,还有化燥、夹湿、夹滞(气滞、食滞)等不同变化。

    仅就最近外感病人发病特点而言,大多数病人发热时间较长,咳嗽较为突出;部分患者咽喉痛,但多数充血不明显,仍属寒邪所致;也有个别咽喉红肿者,则属风热或外寒内热证;有的患者连续数日流清涕,打喷嚏,属风邪偏重;有的兼有胸闷或脘腹痞满不适,则属夹有气滞、食滞;舌苔较厚且腻者,为夹湿。而体虚之人,更是容易患感冒。

    鉴于今冬感冒的特点,专家认为,治法上宜外解表寒,内清郁热。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或和胃,或消食,或化湿,或润燥等。流感早期属表证,一般用解表的办法,给邪以出路,使邪从汗出。但发汗的要领是遍身微汗而不是大汗淋漓,否则容易损伤正气,不易痊愈。另外,流感是病毒感染,适度发热是人体抗邪反应,有一定的自然过程。如非高热或其它特殊情况,降温可不必太着急。发热也不尽是流感,应注意鉴别其它情况。中医治疗流感并非一方一法,而是主张辨证论治。根据风寒、风热、外寒内热或并发症等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方药。特别是发热较高、病情较重、有并发症或有其它慢性疾患的病人,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专家指出,流感轻者或在感冒初起阶段宜用中成药,如北京同仁堂的“感冒清热冲剂”、湖北宜昌民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民康牌

    VC银翘片”。若两天无效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中医主张“治未病”,即“防”胜于“治”。因此,专家建议,除注意生活起居和加强锻炼之外,还可以用一些防治方法,如菊花、芦根、薄荷、荸荠煎服;葱白、豆豉加金银花煎服;生姜、大枣煎服;炒白术10克,贯众10克,生荆芥6

    克,防风6 克,紫草6 克,板蓝根9 克,生甘草4 克,水煎300毫升,分2次服(注:板蓝根性味苦寒,用于预防感冒并非适合所有人,此方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中成药 > 内科用药 > 感冒类药 > 感冒清热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