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现代名医名方 > 更多名方
编号:195891
胆胃汤(名医名方)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01期
     钟坚简介

    钟坚,1946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人,1969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现为衢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衢州市中医学会秘书长、衢州市首批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

    钟氏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32年,能取中西医之长治疗疑难杂症,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急性感染性发热、胃肠疾病和急慢性咳嗽。根据温病学理论自拟清热饮治疗感染性发热,疗效显著,己编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中国特色医疗大全》;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不仅疗效好,且能预防复发;治疗急慢性咳嗽的疗效在市内外亨有盛誉。近年来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市自然科学论文奖3次。主持的“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新进展”项目定为浙江省中医继续教育项目,2000年被评为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

    组成:柴胡10g,白芍15g,黄芩6g,当归10g,枳壳10g,木香10g,党参20g,炒白术20g,白茯苓15g,延胡10g,姜半夏10g,代赭石20g(先煎),云南白药1g(分服),炙甘草6g。
, http://www.100md.com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肝郁脾虚型胆汁反流性胃炎

    用法: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以砂锅煎煮。每剂药煎2次,每次煎沸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每次取汁200ml,2次药汁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饭前1小时服用。其中云南白药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分2次药前服用。

    方解:胆汁返流性胃炎多是胃和胆囊切除术后或幽门功能不全以致胆汁返流引起的。临床以胃脘痞满不适,或隐痛,或嘈杂,嗳气,口苦为主症。部分患者上腹部有烧灼样痛,恶心,呕吐苦水,形体消瘦,贫血,进食及服抗酸剂后胃脘疼痛不能缓解为本病特点。纤维胃镜检查可见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易出血,有时见糜烂。
, 百拇医药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呕胆”的范畴。《灵枢·四时气篇》曰“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似与本病口苦、恶心、呕吐苦水主症相符。胆附于肝,肝胆互为表里,《脉经》云:“胆汁系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其借肝之疏泄功能,胃气下降之力,下输于肠,以助消化,因而胆汁的正常排泄,必借肝之疏泄功能及脾胃之气的升降。一旦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或脾胃气虚,胃失和降,势必致胆汁疏泄失常而上逆于胃出现胆汁返流性胃炎。

    本方中柴胡、白芍、当归、木香、枳壳、延胡疏肝理气止痛;党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代赭石、姜半夏降气和胃;黄芩清肝泄胆;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服用,既能活血化瘀止痛,又起保护胃粘膜作用。全方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健脾和胃,扶正固本,标本同治。用本方治疗后经胃镜检查发现,其对消除胆汁返流、改善胃粘膜炎性病变确有较好疗效。

    临床应用:胃脘冷痛、舌苔白腻者加高良姜、制香附;口苦、苔黄腻、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黄连、吴茱萸;胃脘痛、大便秘结不畅、舌苔黄腻者去姜半夏加蒲公英、制大黄;右胁胀痛、苔薄黄腻、有胆囊炎和胆石症病史者加乌梅、郁金、金钱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