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疗法 > 药酒疗法
编号:216433
中国药酒的历史脉络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38期
梭梭嫁接珍贵中药苁蓉在内蒙古获得成功
     酒在医学上的运用,确为中国医学的一项重大发明。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印度的医籍和传说中,也有用酒的痕迹,但我们中国,可以说所有的医著中都载用药酒,这一点,其他文明古国的典籍以及在历史上使用、重视程度,都无法与中国比拟。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说过:“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抱朴子》曰:“君酿酒,酒成以附子、甘草入酒中,立成美酒。”甲骨文中还有“鬯其酒”的记载。据汉代班固《白虎通·考点》解释说:“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鬯其酒”,便是芬芳的药酒。从我们中国汉字演化角度看,古代“殹”字,上半部“医”与“殳”,指针装医袋、竹刀,古医以刀、针为主,而巫医盛世,自是加“巫”了。后来,酒被大量使用并被推崇,由是,“医”下,“巫”便为“酉”了。而“酉”古通假“酒”,医与酒的联系之紧,于斯可见。

    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五十二病方》,1998年笔者在马王堆博物馆专门做过研究,发现酒在汉及以前的医疗实践中是各种药物使用最多的品种。全书283方,用酒之方有33个,占11.6%。有的方中,药先酒制,如治“诸伤”,“治齐口,口淳酒渍而饼之,煏瓦鬵炭。”意思是用淳酒浸泡药物后,再放入陶制或瓦制釜内焙烤。有的药物用酒煮服,如治疗“伤胫(痉)”,“择薤一把,以敦(淳)酒半斗煮沸,饮之。”有的药剂用酒浸后饮其计,实际就是药酒。如治毒蛇咬伤:“用韭兰,以酒沃,饮其汁,以宰(渣)封其痏。”
, 百拇医药
    还有的药剂用酒制成丸剂,如治疗“牝痔”:“治蘼芜本、防风、乌喙、桂皆等,渍以淳酒而丸之,大如黑菽,而吞之。”有的九剂、散剂用酒送服。如治“疒”:“炙蚕卵,令篓篓黄,治之,三指最(撮)至节,入半杯酒中饮之。”有的熨剂用酒液,如治“痉”:“熬盐令黄,取一斗,裹以布,淬淳酒中,入即出,蔽以市,以熨头。”还有的方剂要求病人服药先饮酒,另外还有的方剂要求病人服药后饮酒等等。

    先秦时期的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也对酒在医学上的贡献作了专门论述。其中,《素问·汤液醪醴篇》论述了醪醴与防病的关系,在其他篇中还提及了治膨胀的“鸡矢醪”,治经络不通、病生不仁的“醪药”等,这些均是较早的药酒记载。

    汉代,随着中药方剂的发展,药酒逐渐成为中药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针对性和疗效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的记载,表明了扁鹊认为可用酒治疗肠胃疾病的看法。这篇著作中还收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的25个医案。东汉·张仲景的《伤寒病杂论》中记载:“妇人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红兰花酒主之”,该书还收载了许多以酒煎药或服药的方剂。
, 百拇医药
    自从蒸馏酒问世后,医药家很快发展出了一批用烧酒泡取的药酒,不仅疗效好,而且不易变质失效。这里由于烧酒的乙醇含量高,既对药物的有效成分有更好的萃取作用,又能防止日久腐坏。

    谈到这里,有一类药酒曾被用作麻醉剂或蒙汗药,特别值得记叙。史籍上曾有记载,例如《列子·汤问篇》讲:“鲁公扈、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遂让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据传淳于意也能利用麻醉药来辅助手术。东汉名医华佗认为:“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胃肠,则断截湔洗,除运河疾秽。既而缝合,缚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由此可见,运用酒和麻醉药酒于外科手术,乃是中国先民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当时的麻醉药酒可能是采用蔓陀萝花、乌头等配制而成。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药酒的酿造方法,特别是对浸药专用酒的制作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海藻酒、桃仁酒、金牙酒、猪胰酒等药酒的治病方法。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提出“酒可行药势”,尤其是对药酒的浸制方法论述较详,并指出有71种药物不宜浸酒。[待续], http://www.100md.com(卢祥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