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证治
编号:100187
贲门失弛缓症的中医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22期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临床上常表现为进食或情绪激动时,胸骨下或中上腹有梗噎感及疼痛,继之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实验室检查:X线食道钡餐造影见钡剂在贲门部通过困难,食道下端有对称的、粘膜纹正常的漏斗形狭窄,其上段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延长与弯曲,无蠕动波。本病西医给予解痉剂、镇静剂等治疗,效果一般,而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基本方:北沙参12克,广郁金10克,砂仁粉3克(吞),生白芍10克,旋覆花9克(包),代赭石12克(先煎),甘草3克。辨证加减:呕恶多痰者加制半夏9克、陈皮6克;胸痛明显者加制香附12克、路路通9克;大便干结加炒枳实9克、制大黄9克;津少舌红者加生地12克、麦冬10克;咯血者加生侧柏叶12克、生地榆9克;呃逆者加刀豆子12克、柿蒂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

    贲门失弛缓症属中医学“噎膈”范畴,多由气郁痰结,阻塞不通所致。方中北沙参生津润燥,郁金、砂仁行气开郁,旋覆花、代赭石消痰下气、平肝降逆,白芍、甘草缓急解痉。诸药合用,共凑开郁化痰、润燥降逆、解痉之功。, 百拇医药(周 嵘)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食管疾病 > 贲门失弛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