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80072
医生不该成为门诊机器(患者心声)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6日 《生命时报》 2006.05.16
     只要有怀孕就会有流产,就像只要有革命就会有牺牲一样。

    这是我最近听到医生宽慰人的一句话。当一个女人不幸流产的时候,她悲愤地挂了个300元的专家号,却得到了这么一句。

    流产的女人都是容易受伤的女人,她们不仅在肉体上忍受着疼痛的折磨,精神上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安慰,得到的不是轻蔑就是调侃。此时,妇产科大夫的每句话都能刀刀见血,让人浑身打颤。

    中国的许多妇产科,确实存在一些道德的误会。医生往往会打着科学的旗号,让道德充满了惭愧。

    如果女孩子不小心未婚先孕,生活在“科学”中的大夫就会用道德的眼光审视她,风刀霜箭不经意就嗖嗖射出——谁让你乱搞?现在知道滋味了吧?而忘了她首先是一个可怜的病人。

    一个30多岁的女人生平第一次怀孕,却不幸出现了流产先兆。她的内心是多么慌乱,岁月催人老,她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怀孕机会,会不会演变成习惯性流产,害怕永远不能生育。而此时的大夫往往会板起科学面孔,忘记道德,“一棵树结满了苹果,那个从小黄的、长不大的,经不起风吹雨打,只要有先兆,我看都不用保,要不中国人口更控制不住了!”听上去简直忧国忧民。

    可我那个朋友只想要一个孩子。这位大教授一脸冷漠,她说,你要是连续流产两次,我会让你注意,你流产三次以上,我才能探究你流产的原因,考虑你是不是习惯性流产。“这个在医学教科书上写得很清楚!”

    女友事后大叫,那大夫简直是个门诊机器!如果连续流产三次,得受了多少罪?都四十了再探究原因是不是太晚了?我顿时理解了一句歌词: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女人真是很惨,同样是怀胎,那些年轻的女孩又蹦又跳,希望自己肚子里的小冤孽能早早自个儿掉了;而那些三四十岁的女人躺着不动都会珠胎早夭。然而,她们会面对同一类的医生,遭遇同样的心理折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简陋脏乱的小诊所和被媒体反复揭批、专治不孕不育的医院依然顾客盈门了。他们骗钱,但态度和蔼,把女人假装当人。

    科学,就一定要披上冰冷的外衣才算理性吗?我想,越是大医院,教学医院,就越该把“同病相怜”这个词放进医疗程序。对待流产的痛苦,医生们更该寄予同情。毕竟,每个女子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她不是一个孤零零的子宫。, 百拇医药(堵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