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8427
精神病人要终身服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0日 《生命时报》 2006.10.10
     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难治,其实,随着医学的发展,精神疾病的治疗有了飞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何燕玲指出,精神疾病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康复治疗两大部分。

    药物治疗是基础,主要用于控制病人的急性症状,防止身体功能的衰退。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上个世纪50年代产生了第一代抗精神分裂药物,如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等,近年副作用较小的第二代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阿利哌唑等相继问世。并且新的药物剂型,如长效针剂等使治疗效果更好。

    何燕玲指出,新药的出现,增加了医生和病人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老药物完全被淘汰。临床上,无论是新药还是老药,都是参考病人的病情、症状和经济水平选择的。老药副作用一般比较大,病人服药后通常有动作不灵活、表情木讷等症状。新药的副作用相对小,并且在控制阴性症状,如生活懒散、情感淡漠方面,比老药有效。但新药也有自己的问题,并不能完全代替老药。

    何燕玲强调,精神疾病要警惕复发。据统计,如果不坚持服药,第一年复发的比例是40%—60%,第二年复发的比例是60%—70%,三到五年内则高达80%。专家指出,反复发作会严重损伤病人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因此,犯一次,重一次,最终导致精神残疾。

    “急性症状消失了,并不代表疾病就完全治好了。更重要的治疗,是康复训练,让病人受损害的功能逐渐恢复,从而回归社会。”何燕玲说。

    精神疾病是大脑功能出了问题,需要通过锻炼,让大脑逐步恢复。因此,家庭和社会需要教病人待人接物,与周围人相处。否则,他们的大脑不仅不会恢复,反而“用进废退”,趋向萎缩。

    “家属的态度非常重要。”何燕玲说。亲属应该把精神病人当成生了病的常人看待,在关注他们一举一动的同时,让他们学会正常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学会跟家人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王永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