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6702
追星隐患要警醒(警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0日 《生命时报》 2007.04.10
     最近,杨丽娟一家的悲剧引起世人普遍关注:杨丽娟原本拥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也有着与同龄女孩一样的快乐童年,但十几年前的一场梦使她的命运彻底改变——她梦见了自己的偶像刘德华,并且有一条神奇的蛇从刘德华那里游到自己身上,由此深信自己与刘德华有特殊因缘。她因此放弃读书将自己关进小屋,用十几年的时间守候着这个梦想。其间她的父母节衣缩食,以至连中国人最看重的房子都卖掉,为的是筹钱帮助女儿进京赴港见明星。他们相信,只要见到刘德华,余下的事情就会顺理成章。

    然而命运偏就如此残酷,尽管耗尽了家财,女孩离梦想的实现似乎越来越远。最终,女孩的父亲选择离开人世。

    对于杨丽娟父亲的遗书,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我倒倾向于那是父亲的一种绝望。他已经年近七十,如任何一个普通父亲一样,在子女身上寄托着种种期望。他终于知道那只是幻想,而且绝对不能实现时,他已无法面对。也许在选择自杀时他还存留着一点点的希冀,以此绝决的行为为女儿再争取一点机会。

    追星是传媒时代很普遍的现象,比较极端的是震惊世界的里根总统遇刺案。年轻的美国小伙子欣克利因为想引起一位著名女星的注意,特意模仿了她在电影中角色的行为——行刺。我记得当年美国对此案的判决出人意料,欣克利因其精神问题被免予起诉。许多中国人还曾对此结果大惑不解,刺杀总统的大罪竟能以如此“仁慈”的方式收场,莫非欣克利富有的父亲用钱买通了法官?

    无论如何,追星是一种年轻的行为,浪漫、美丽并且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杨丽娟的梦想并不是孤立事件,相信许多粉丝都有过同类梦想。但随着他们的成长成熟,这种梦想会逐渐落到地上,或淡化为如烟往事,或结合现实转化成一些比较实际的目标。

    十几年前我遇到一对恋人。女孩当着男友的面告诉我,当年她看了《新星》,十分爱慕崇拜李向南,后来长大了,她找男友的标准之一就是外貌要像其扮演者周里京。男孩确实像周里京。现在想想,那位女孩若当年一定要把周里京当作“非他不嫁”的恋爱对象不懈追求,最终难免也是一场悲剧。

    其实,从心理学意义上讲,杨丽娟当年的梦非常容易解读:那只是一个少女的性梦想。然而当年有媒体对其疯狂追星进行报道时,并没有相关的社会机构介入,也没有人深入分析杨丽娟现象形成的原因,以至多年后这个家庭仍没有走出误区,最终形成悲剧。

    目前,“杨丽娟事件”还未收场,正成为时下最热的新闻事件。希望媒体乃至全社会对此类事件负起更多责任,对青少年的追星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激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必须引起更广泛的重视。, http://www.100md.com(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