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6310
用理解感召“天使”(言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5日 《生命时报》 2007.05.15
     一直以来,护士都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因为他们终日奔走在病人床前,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护士太凶,没有笑容。“白衣天使”何以在病人眼中改变了形象?在我看来,在这种护士待遇低,压力大的情况下,要求他们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位病人是很难的。

    护士,这个曾经被预言家列为未来50年最不可能被高科技取代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然而,从我们的现实生活来看,这个群体却很难乐观起来。

    首先,他们的工作负荷是相当大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护士工作正在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照顾。这是一项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但我国医院却面临着护士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于是,超负荷成了他们工作的常态。

    其次,病人对于医院的很多不满都会集中体现在他们身上。在原则上,护士即使遇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痛骂护士的病人,也必须保持冷静、抱着理解的心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这种对自身感受的压抑,却会导致他们对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如此恶性循环,只会令矛盾变得越来越难以调和。

    其实,我相信,每个护士都期望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白衣天使”。所以,作为患者和民众,我们应该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如果我们都能学会换位思考,就必然能够以理解化解冰霜,以信任修补裂痕。

    (作者为云南媒体资深评论员), 百拇医药(夏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