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5339
夏天发烧慎用冰袋降温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7日 《生命时报》 2007.08.07
夏天发烧慎用冰袋降温

     暑热引起的应多喝热水,穿衣服捂汗

    专家小传

    苑惠清教授,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诊时间:

    每周一上午

    盛夏已至,不只各地气温“高烧不退”,医院里发烧的患者也骤然增多。

    《生命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发烧患者增加了近50%;北京中医医院急诊中,发烧患者也增加了近一倍,输液室几乎日日人满为患。对此,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苑惠清教授希望通过《生命时报》提醒,发烧也分表热和里热,须区别对待;另外,即便发烧了也别急着降温,而应先从根上找原因。

    苑惠清说,很多时候,体温计上的显示刚过38℃,就会如临大敌,急着想法子降温。“其实,对因受寒而致发烧的表热者,这完全没有必要。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

    苑惠清解释说,表热大多是风寒、风热、暑湿等外邪引起的,多有发热、怕冷等症状。入夏以后,人的毛孔原本就比其他季节张开得大,今年天气炎热,人们更容易贪凉,或者将空调开得过低,或者整夜地吹电风扇,这样会使毛孔突然闭塞,体热排不出去,郁于体内而发热。

    “在护理此类患者时,汤药宜热服或温服,服药后应鼓励病人进少量热水或热稀粥,可以稍加些衣被,以助出汗。但最好不要特意降温,否则汗出得太过,容易伤津耗气。同时要注意,出汗后应及时擦干,换掉衣服,注意避风。”

    至于里热,苑惠清则认为,通常是某些基础病的伴随症状,需要患者结合以往病史,找医生做进一步诊断。不过,这类患者有时可能出现大热、大渴、大汗、神志昏迷等,此时应按热者凉之的原则来治疗,避免危重情况出现。“可用湿毛巾、酒精擦浴,冰袋降温,但切忌刚发热或者体温仅在38℃以下就使用解热镇痛剂。”

    此外,苑惠清指出,里热患者,夏天发烧不要捂汗,也别吹空调;多喝水对病情绝对有好处,但最好以温水为主。降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和病情变化。一旦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转细弱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降温,给患者盖上被子,并注意保暖。, 百拇医药(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