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D > 打嗝
编号:11575186
打嗝可不是小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1日 《生命时报》 2007.08.21
     可能预示胃部、肺部等疾病,持续24小时打嗝就必须去医院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打嗝的经历。大人、小孩,甚至妈妈腹内的胎儿也会打嗝。打嗝虽是小事,但如果持续不停,恐怕谁都受不了。轻者影响睡眠、吃饭、工作、交流,重者甚至可能引起食管黏膜撕裂而致消化道出血,还有些打嗝是因为恶性疾病引起的。因此,谁都不能忽视小小的“嗝”。

    打嗝,医学上称为“呃逆”。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称为膈肌。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如果受到刺激,使其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人就会开始打嗝。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林三仁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或大笑、咳嗽等,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打嗝,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但是,如果症状持续48小时以上,与进食无关,且用各种方法都无法止住,则称为顽固性呃逆,多是病理性。

    病理性呃逆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3种:反射性、中枢性和精神性。反射性呃逆常见于膈肌或邻近器官病变,如膈胸膜炎或胃部、肺部肿瘤,侵犯到膈肌,引起膈肌痉挛,从而引发持续性打嗝。这样的患者还会同时伴有咳嗽、憋气,胃里不舒服等症状。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耿同超教授介绍,中枢性呃逆常见于小脑出血、脑肿瘤、脑梗塞等情况。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呕吐、身体或脸部麻木等神经症状,并有耳鸣、耳聋等,也有小部分患者无其他症状。精神性呃逆多见于受到强烈精神刺激或癔症,且以女性患者为主。此外,服用某些药物、手术后、内耳及前列腺病变,也有可能引起顽固性呃逆。

    林三仁指出,缓解一过性呃逆,最常用的是针灸方法。普通百姓可以通过喝温热水,按压足三里、合谷(虎口)等处,或吃点吗丁啉,也有助于迅速消除症状。如果持续打嗝超过24小时,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耿同超认为,如果患者没有其他症状,应先去消化内科或普通内科检查;如果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则首选神经内科,可以做一个头颅核磁。两位专家都强调,对于顽固性呃逆或经治疗未能控制者,必须先查明病因,然后对症治疗。千万不要因为打嗝是件小事,就听之任之。, 百拇医药(徐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