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1497598
《黄帝内经》五行乘侮理论探微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15期
     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五行学说,结合阴阳学说而建立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用来概括说明人体的生理结构、病理变化以及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五行学说的相关理论,五行乘侮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乘侮的论述见于《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乘”,《说文解字》载其义为“覆也”,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中讲“乘之本义为升为登,引申之为加其上。许训覆也,舆加其上同意”。“侮”,其本义为轻慢、欺负,如“不侵侮”(《礼记·曲礼》)、“不侮鳏寡”(《左传·绍公元年》)。可见,在中医学五行学说中“乘”的含义为:一是五行中的一行过胜,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二是五行的一行虚弱而致其所不胜一行对其的正常制约相对偏胜、过度。“侮”的含义为:一是五行中的一行过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