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1780
中医骨伤名师:陈渭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21期
     姓名:陈渭良

    出生年月:1938年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从医年限:48年

    工作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陈渭良,现任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名誉院长、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精通骨伤科学的理论和技能,临床经验丰富,成果丰硕,创造性地把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发展为正骨十四法,该手法不单对四肢骨干骨折有效,对复位难度大的关节内骨折及邻近关节骨折更是因难见巧,其中手法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翻转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在同行中处于前列。“正骨十四法”具有临床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痛苦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强调随证选择,多种方(手)法互参而结合使用,把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中药内外用药四大原则有机地结合运用,促进功能的恢复。其主要科学术思想如下:

    (1)治伤当重脾胃

    骨骼、筋脉受损,瘀血内停,瘀阻气机,致脾胃运化失常。损伤日久,肝肾不足,肾脏亏虚不能生土,致脾胃虚弱。岭南气候,易形成湿热病邪,并阻于中焦,致脾胃失于运化。因此大凡治疗伤科疾病,必先借脾胃运化之气使药达病所。

    (2)杂病宜从痰湿求化解

    南方地处潮湿,人多喜冷饮,易伤脾胃,脾伤失健运,则痰浊内生。在一些关节肿胀、肿痛,活动不利者,根据临床表现,可从痰湿而论治。选择祛湿化痰、益气化痰、健脾燥湿或祛湿通络、健脾消导等法。

    (3)气血损伤的流、留、结过程

    “流”即流血、散气,是伤科中最早出现的症状。“留”、即气滞、瘀血留滞,是伤后的一种病理变化。“结”即气结、瘀血积滞。骨伤疾病,气血瘀阻,又易受风、寒、湿、热侵袭,经络不通而成痹。伤科的治疗原则不能机械地用受伤时间的长短来划分。有些受伤日久,但局部仍有瘀症者,仍以活血祛瘀为宜。

    (4)肘内翻须重预防、提倡早期手术矫治

    预防肘内翻畸形,肱骨髁上骨折解剖复位是主要的,如确实不能达到解剖复位,采取“宁桡勿尺”复位方法。

    (5)用“有限手术,合理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

    对四肢骨折,应掌握复位标准,选择最适合治疗的方法。固定以安全可靠为原则,进行有限固定,毋须绝对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能加快骨折愈合和功能康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