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3657
朋友、学习要分开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8日 《生命时报》 2007.12.18
     叔叔阿姨:

    可能因为是脾气和同学们格格不入吧,我在班里的人缘不太好,朋友少得可怜。本来我认为自己可以不在乎这些,只要好好学习就够了。可是,我看到别人都三三两两的在一起,就自己形单影只的,我也感到好孤独啊!有时候甚至不想去学校了。我这是怎么了?

    高中男孩

    “伴随着生理变化而来的是心灵的革命。”心理学家荣格把这种心灵的革命看作“心灵的诞生”,因为青春期是人生中心理剧烈变化的“狂飙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往往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成人感与幼稚感、渴求感与压抑感。在此期间,团体的归属、同伴的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孩子说:“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和老师说的不见得都对,我习惯和他们争辩,而且一定要让他们心服口服。相比之下,我宁愿在朋友面前受点委屈,因为这才是我最重要的交往圈子。”他还告诉我,要是和自己的同学关系搞不好,就觉得生活失去了平衡。

    这说明,青春期的孩子对同伴和所属团体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希望在同伴中求得共鸣,获得归属感;在其中充分表现和施展自己的能力,获得别人的尊重;在与同伴的区分中,寻求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团体的排斥和同伴的丧失,常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严重的挫折,往往会让他们选择逃避,甚至无心学习。

    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厌学的根源在于不如意的人际关系,所以,要想让他们好好学习,就要帮他们重新建立起和谐的同学关系。首先,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不要消极逃避,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不要因为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就封闭自己;其次,要善于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去体会,掌握各种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本报开设了“青春期突围”这个栏目后,已经和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等多家专业心理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真诚希望广大父母以及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与我们联系,把你们的感悟和困惑发给我们,我们将邀请专家进行解读和解答。邮件请发至:, http://www.100md.com(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师 刘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