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3464
爱犬去了,写篇小文纪念它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8日 《生命时报》 2008.01.08
     据2007年12月26日韩国《新东亚》杂志撰文称,该国很多人因为宠物狗的死亡而患上了“爱犬死亡综合征”,有些人变得精神抑郁,甚至因此轻生。反观我国,养狗的人群也十分庞大,这不由让我们思索,宠物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它们的死亡?

    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家庭中,儿女工作繁忙,老人找不到说话的伴儿;职场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慨叹人情冷暖……“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难免让人感到失落。而宠物则对人不离不弃,也不会跟人动心眼、耍花样,弥补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邓丽芳对《生命时报》记者说。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在其主持的一项研究中提到,宠物还扮演了一定的“社会角色”。狗从主人那里得到了关怀和爱,它就会“报之以李”,如在主人心情不好时,会摇头尾巴晃地逗主人开心。这会让主人感到宠物用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和关注。

    对宠物主人而言,宠物就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宠物一旦死亡,人自然会感到情感支柱的一部分坍塌了。邓丽芳解释说:“与身体疾病比,精神上的打击往往来得更加猛烈。很多宠物的主人不是无法接受宠物的死亡,而是不知道下一步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谁身上。”

    “去年,四川一位老人天价葬犬的事情,可能很多人还没有忘记。”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心理医生赵晨滨对记者说,巨资葬犬不值得提倡,但却给了人们一个启示,可以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寄托哀思。赵晨滨说,前不久,一位失去爱猫5年的人在北京某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爱猫的思念。这样做不仅纪念了心爱的宠物,也为丧宠之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抚平了主人的伤痛。

    赵晨滨称,为了往生的宠物可以做些有意义的事。“在台湾,有个人失去宠物后,就开辟了一块地作为宠物公墓。很多和他又类似经历的人都到那里去工作或帮忙。”当然,如果我们失去了宠物,还可以到小动物保护协会等组织做义工,或喂喂流浪猫、流浪狗。这也能让你把爱心转移到其他方面,来缓解抑郁。, http://www.100md.com(尤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