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3465
孩子敏感得像针尖(青春期突围)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8日 《生命时报》 2008.01.08
     敏感,是大多数青春期孩子都要经历的心态。面对这种现象,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是 “小心眼”。先看看这位母亲数落孩子的“罪状”吧。

    孩子就爱“对号入座”。我和同学在客厅说话,谈到自己的专业,都不由感慨“一招鲜,吃遍天”。等同学走后,儿子就黑着脸问我,是不是因为他没有一科特别突出,以后就可能没出息。

    其实,不是孩子为了琐事而斤斤计较,而是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使然。此时,他们虽然对社会现实有所了解,但这些了解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断,没有形成客观理性的整体认识。于是,一方面,他们渴望更全面了解社会,而另一方面则惧怕现实。以至于他们的警惕性变得更高,就像一只将要出巢的小鸟,怯生生地观察着周遭。一旦感到外界的刺激,如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让他们表现出敏感的特质。

    另外,从心理发展阶段看,青春期的孩子缺乏自我认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我想每个经过青春期的人都深有体会,第一次感到生活是属于自己的,不想任何人来干预。而同时,由于经济不独立、心智不成熟,青春期的孩子又十分在乎别人的评价。可以说,别人评价他们“真棒”,而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时,就起到正正得正的效果。而如果他们自认为还不错,却没有得到别人的赞赏,无疑就是正负得负了。正因如此,他们更想通过别人的看法来加强自我认定,所以对他人的言语和行为的体察更敏感。

    孩子敏感像针尖,家长可不能当麦芒,要予以正确指导。关键是不要总当子女是小孩,当他们过于敏感时,不以家长的身份来训斥孩子,而是要平等地和他们交流,把自己的真正意思说清楚。另外,尽量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们亲自处理一些事情,这也是种挫折教育。当他们习惯了自己处理事情,就会慢慢成熟,自然觉得太敏感是多么幼稚。

    本报开设了“青春期突围”这个栏目后,已经和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等多家专业心理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真诚希望广大父母以及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与我们联系,把你们的感悟和困惑发给我们,我们将邀请专家进行解读和解答。邮件请发至:

    youlei@globaltimes.com.cn, http://www.100md.com(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 俞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