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20086
河南夏季饮食特色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52期
     河南省地处中原,古称豫州,为九州之一。在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的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原饮食文化。饮食中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含有丰富的道理。

    古语说:依天时而动。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意思就是做事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反映到饮食上就是饮食要依据四时气候阴阳节气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人才能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达到天人合一。春多风,夏多热,秋多燥,冬多寒。我们平时所食用的瓜果、蔬菜生长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瓜果、蔬菜的寒热温凉的内在性质,使之与环境相协调。从中医理论来看,夏季的瓜果蔬菜其性多寒凉,冬季的瓜果蔬菜其性多温热。所以,我们的饮食最重要的就是多食用本地所产的谷物、瓜果、蔬菜等,多食用当前季节的瓜果、蔬菜等。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反季节的食物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夏季,也能吃到冬季的蔬菜,比如辣椒、韭菜之类。自然界的冬季蔬菜、瓜果性多温热,在夏季过多食用就有助火上炎的危险。比如一些偏阴虚内热的年轻人,如果夏天过多食用一些辣椒,脸部就容易出青春痘。所以,我们提倡不要过多地吃反季节的瓜果和蔬菜。
, 百拇医药
    在夏季,很多瓜果蔬菜大量上市。这些瓜果蔬菜在炎热的夏季里生长,表明其具有一种适应自然界炎热的能力。河南夏季本地有很多的瓜果、蔬菜,如西瓜、丝瓜、黄瓜、苦瓜、莲藕等都是清暑妙品。再加上瓜果蔬菜本身含水量大,可以补充夏季身体丧失的水分,所以,夏季多吃些时令瓜果蔬菜对人大有裨益。

    有俗语说治病三分靠药、七分靠养。可见饮食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在饮食上注意健康,就起到了预防疾病的作用。正如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所表达的一样,饮食上注意禁忌,那么可以起到增强健康、预防季节性疾病发生的作用。

    夏季,不但气候炎热,而且多雨。这样空气中的湿度大,暑湿交蒸,易害人体。夏天经常会冒犯暑湿之邪气,而有头晕、胸闷、头痛、不欲饮食的表现。先贤有成方藿香正气散治疗暑湿之病。《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根源,《内经》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故河南地区夏季常食用一些芳香辛散的瓜果、蔬菜如生姜、香椿、大蒜、藿香等,来起到类似于藿香正气散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在河南农村夏季常食“捞面”,这种面的做法是将煮好的面条在凉水里过一下,然后拌上由香椿叶、石香、藿香、薄荷、大蒜、大葱、生姜等在石臼里捣碎后并加入少量的香油、醋等调拌而成的酱。吃起来气味芳香,能增人食欲。从中医角度来看,香椿叶、石香、薄荷、大蒜、大葱、生姜具有芳香辟秽化浊、醒脾开胃的作用,同时也有保护胃肠功能的作用,夏季食用可以预防夏季暑湿之邪侵犯人体。由此可见饮食中也蕴含着大智慧。

    河南地区的夏季饮食,除了大量食用瓜果、蔬菜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喝汤,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故河南地区一日三餐中,汤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类,还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夏季,家家户户常熬绿豆汤,既好喝又能起到了清热解暑的作用。

    夏季气候炎热,人多贪凉饮冷,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春夏养阳的说法,先贤张志聪有“春夏之际,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之说,这就是为何夏季胃肠型腹泻较多的原因。故春夏养阳的意思就是说春夏之际,虽然气候炎热,但是人的胃肠功能却是相对的差,所以饮食上要注意保护胃气,保护胃肠功能。河南地区夏季所食用的藿香、香椿、生姜、大蒜等,都有一定的保护胃肠功能的作用。

    饮食,在人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重视一日三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质健康,预防季节性疾病。河南的夏季饮食带有浓郁的黄河文化的特色,希望本文能够给大家的夏季饮食带来一些新的感觉。

    中医治未病,先从饮食健康开始!, 百拇医药(马家驹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