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05 > 正文
编号:11682846
室性心动过速.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328kb)。

    室 性 心 动 过 速

    心电学杂志2 0 0 7年第2 6卷第 3 期

    · 继 续教 育 ·

    赵 备! 中图分类引 R 5 4 1 爪R 5 4 o . 4工 吹献标识码】A 1 0 0 2 - 1 0 9 4 ( 2 0 0 7 0 3 - 1 8 2 - 0 5

    心室节律的固有频率为 3 0 - 4 0次 / m i n , 称为心

    室自搏性心律( i d i o v e n t r i c u l a r r h y t h m) 。如频率超过

    上述范围, 则属于心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包括室性心

    动过速( v e n t u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i d i a , V T ) , 心室扑动( v e n -

    t r i c u l a r fl u t t e r , V F ) 和心室颤动( v e n t r i c u l a r f i b r i l l a -

    t i o n , V f ) 3 种。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类起源于房室束分叉以下的

    异位心律, 其定义为连续至少3 个以上的室性期前

    收缩所组成的心动过速, 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p a r o x y s m a l V T )或期外收缩性室性心动过速( e x -

    t r a s y s t o l i c V T ) ,1 9 0 9年, l e w i 。 发表 《 单个和连续的期外收缩

    ( s i n g l e &s u c c e s s i v e e x t r a s y s t o l e s ) 》 一文, 首次报道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嗣后有关论文不断问世,随着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的深人, 更使室性心动

    过速的研究日 益丰富和发展。

    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

    目前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方法尚未统一, 通常

    根据其发作持续时间、 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

    1 . 非持续性单形性或多形性室性过速( n o n -

    s u s t a i n e d m o n o m o r p h i c 。 : p o l y m o r p h i c V T ) , 每次发

    作历时短于3 0 s o

    2 持续性单形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s u s -

    t a i n e d m o n o m o r p h i c o r p o l y m o r p h i c V T ) , 句次发作历

    时超过3 0 s ; 或虽未达到3 0 s , 但伴有明显血流动力

    学障碍, 须立即电复律。

    其他有关术语尚有重复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 r e p e t i t i v e m o n o m o r p h i c V T ) , 阵 发性持续性单形 性室

    性心动过 速( p a r o x y s m a l s u s t a i n e d m o n o m o r p h i c V T ) 和无休止型室性心动过速( i n c e s s a n t V T ) 等。 以上室性

    心动j 当重 类型大多见 」 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短暂性发作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很少能进

    行电生理检查,只有对常见的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

    过速才有可能获得电生理资料并借此确认其心律失

    常的性质,更何况这类病人多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甚

    至危及生命, 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故本文将这种慢性

    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类型作为阐述重点。

    室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制

    1 . 激动折返及环形运动 这是室性心动过速

    最为常见的产生机制, 例如冠心病( 缺血、 梗塞) 所致

    的心室内折性心动过速等。

    2 . 自律灶的自律性增高 具有自律性的浦肯

    野纤维 自律性增高( 4相自动除极斜率增高) , 其频

    率超过主导节律时,成为主宰心脏节律的室性心动

    过速; 或是原来无 自 律性的心室肌细胞, 在病理情况

    下, 可转变为慢反应电位, 而有了自律性, 如果其频

    率超过主导节律, 也同样形成室性心动过速。 这种异

    常的自律性增高可见于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 ( 心室

    自搏性心动过速) 等。

    3 . 后除极 ( a ft e r d e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或触发活动

    ( r i g g e r e d a c t i v i t y )它与 一般所指的正常与异常的 自律性增高不同, 更不是激动传导的折返, 而是一种

    激动起源的触发性 自律性机制。按照后除极发生的

    时相可分为早期后除极( e a r l y a f t e r d e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E A D )和 延迟后除极( d e l a y e d a f t e r d e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D A D ) 。 前者如某些长Q - T间期综合征与尖端扭转型

    室性心动过速, 后者如洋地黄中毒的室性心动过速。

    兹将临床几种主要的室性心动过速分述如下。

    作者单位: 3 1 0 0 0 9 杭州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

    冠L A 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朴 l -0 1 和表现形式多种

    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 基于折返机制的持续性单形性

    万方数据心电学杂志2 0 0 7 年第2 6 卷第〕 期 -1 R 3一

    瞥 翻 腿

    碰

    卿

    夔 嘛 研

    够 而

    ﹁ !

    一 动

    州 I J

    . 1

    , 一 ︸ . J

    自 挤 三 1

    一

    钾 二

    -

    1

    一

    ~ 之

    一

    -

    ︸ R

    ︵ ~

    一

    一 一

    ︸

    r l

    八 n

    j

    e s

    一

    1 飞

    ~

    一 V

    幻 u 卜 份

    ︸ ﹃

    J

    一 ]

    J 7 L

    一

    -

    一

    ︸ a l

    、 ,一

    一 一

    V

    室性心动过速, 并富有代表性, 现k 概述如下。

    一、心电图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有多项特征, 但并

    非每例室速心电图都能显示出来, 必须综合考虑作

    出诊断。

    1 . 心室率在1 0 02 0 0次/ mi n , R - R间期大致

    相等或略有不齐。

    2 . Q R S 波群宽大畸形, 时间多数)0 . 1 4 s ( 图1 )

    3常有干扰性房室脱节,窦性 P波频率低于

    Q R S 波群频率

    4偶见窦性P 波提早下传心室, 出现一正常Q R S

    波群( 心室夺获) 或部分夺获形成室性融合波群。

    5 . 宽大畸形的Q R S 形态似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V ,, V , 、 呈R , R R ' ( 兔耳型、 前峰> 后峰) , Q R ( g R ) , R S

    ( R s ) 诸型, V 6 呈Q S , Q R型或R/ S < l ; 类似左束支传

    导阻滞型: V , , V , 呈r 5 型, r > 3 0 m s 或R 一间期 ( R波

    起点至S 波谷底间距离) > 6 0 m s , V 。 呈Q R, Q S 型 .

    6 . 胸导联Q R S 形态不存在R S 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8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