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59209
从医所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06期
     俗语说:“同病相怜”。我对此颇有感受。据母亲讲:我打小孱弱,大多时候是无声无息地躺在藤车里,连哭的劲头都不足。儿童期的常见小恙,无一不尝,且尝了又尝,周而复始,直到上了小学,这一状况一直没有好转,并因此获得不上体育课的特权(因为一活动就晕),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父亲饮食疗法的调理,才算有转机。

    体弱多病是谁也不希望发生的,但从老子的哲学观“祸兮福所倚”看,对于从医的我来说便是因祸得福,正因为有了生病的痛苦经历,我对于应诊的病人感同身受,脑海中常浮现出当年的场景,曾经的头痛如劈,鼻塞难耐,烦躁不安;曾经的头晕脑胀,汤水难咽;曾经的昼夜咳嗽,寝食难安。从此我对病痛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更深地理解了医护人员为什么被视为“天使”。

    当自己也成为一名“天使”时,我是多么自豪、激动,几十年工作下来对医生这一称谓又有了更深的感受。

    医生乃医治苍生,拯救万物之灵的人。世间还有比生命贵重的吗?所以医生必当具备博大的爱心,悲天悯人的情怀,竭尽全力为庶民解疾疗病,方无愧于医生这一称谓。

    对于一身病痛、满腹疑惑的病人来说,你就是他的救星,就是他的希望所在。他期待你给予他关心、慰藉,更期盼为他解惑、疗疾,如无博大爱心如何承担得起;他信任地向你倾述胸中不快,如无慈悲情怀如何耐得性听。

    博大的爱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需要感悟,是一种完美人性的体现。当你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你会豁然开朗、如沐春风、眼明心亮、思如泉涌,服务意识水到渠成,质量意识顺理成章。服务好,质量好就会成为自觉行动,贯穿于每一个医疗细节。

    从此,你学会了换位思考,你学会了设身处地,你把病人当做了亲人。当你疲劳时,想到病人的信任,你会毫不松懈;当你忙得下不了班时,想到病人的等待,你会善始善终;当你受到委屈时,想到病人的焦躁,你会平心静气;当你遇到难症时,想到病人的企盼,你会刻苦钻研。

    你在为他人解除病痛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着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高尚的人,你的人生将充满着幸福与欢乐,不是吗?, http://www.100md.com(邵健民 济南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