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85494
在按摩保健图书中普及中医知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46期
     按摩,是由《黄帝内经》的“按跷”发展而来。随着历史的演变,有了“推拿”的叫法。许多医院设有推拿科,成了农村社区最受欢迎的卫生服务科室,劳动就业部门批准的按摩从业人员不在少数。从按摩类图书入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宣传中医理论、经脉腧穴,不失是中医科普的有效途径。

    本人作为一名中医药科普工作者,在编写按摩类图书中,注意中医知识的宣传普及。现就《轻松学按摩》为例,谈谈普及中医知识的做法与体会。

    中医理论知识浸透

    《轻松学按摩》以按摩部位分为《摩面》、《摩腹》、《捏脊》和《擦足》4个分册,配用彩图介绍按摩知识,讲述相关的中医理论,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中医。

    《摩面》中讲述“摩面与美容保健”时写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与体表之间,通过经络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灵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意思是人体中的经络行走于头面部,头面得到脏腑气血的滋养。脏腑气血的盛衰对头面部有直接的影响,脏腑经络的病变可在头面部反映出来,头面部受病邪的侵袭又可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危害身体健康。根据这一原理,按摩头面部,可以激发内脏活力,增强脏腑功能,起到养生保健,祛除病痛的作用。
, 百拇医药
    经脉穴位知识介绍

    按摩的作用基础是经络穴位,是通过穴位的刺激,经脉的传递,能调节和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内脏活力,使机体处于最佳的应激状态,有利于调动内在的抗病能力和积极因素,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所以说,了解经脉运行路线,熟悉穴位,是按摩的基础知识,但经脉、穴位知识多较枯燥,被了解和接受并非易事。

    《轻松学按摩》按头面部、腹部、背部和足部,在相应分册中介绍循行的经脉和主要穴位,在每一保健和祛病条目中,介绍一个主要穴位。

    如《擦足》,专设“足部经脉与穴位”一节,介绍循行于足部的经脉,简述相关穴位的定位,而在具体保健和祛病内容中,则对涉及的主要穴位,列“穴位小知识”一条,以小帖士的形式讲述穴位的定位方法、按摩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中医调理方法陈述

    按摩要收到良好效果,合理的调养很重要。《轻松学按摩》在介绍按摩相关知识的同时,注意中医调理措施的普及。
, 百拇医药
    如《摩腹》,在月经不调篇中强调,月经先期而至,以摩腹为主,用力宜轻;月经延期,以按穴法为主,用力可稍重,将中医的辨证思想落实到具体的调治方法中。

    又如《擦足》强调选好药浴配方:中药可以内服取效,也可通过外用而收到效果。欲取得治疗效果,对症用药最重要,外用药亦如此,要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对症的药物。擦足健身和擦足祛病内容中,逐个列出浴足处方,有一定针对性,但每一疾病有共性也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应作适当增减。一般说来,病证属于寒的,可加用附子、桂枝、麻黄等热性药物;病证属于热的,可加用山栀、黄芩、黄柏等寒性药物;病证属于气滞的,可加用木香、香附、枳壳等通气类药物;病证属于血瘀的,可加用乳香、没药、红花等活血类药物。

    事实说明,本书受欢迎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浴足方为人们提供了可供选用的基础配方。如用于失眠的安神浴足汤:夜交藤60克,合欢皮15克,石菖蒲12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用于高血压的降压浴足方:稀莶草15克,丹参15克,黄芩15克,夏枯草15克,臭梧桐15克,川牛膝12克,桑叶12克。均有读者持书要求配方,用于家庭浴足的。, 百拇医药(施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