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904764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351期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家对省级以上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提出的转型升级新任务。作者认为此项工作应从临床、科研、人才等多方面着手,依据建设单位实际制订量化考核指标,分病种、分岗位抓落实,建立起医、教、研三位一体、共同提高的长效机制。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家对省级以上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提出的转型升级新任务。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建设单位和学科带头人如何与管理层保持一致,形成良好互动,直接关系着建设工作的水平。以下仅就这三方面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略陈管见,权作引玉之石。

    把握方向,精心指导

    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是新时期赋予管理层和建设单位的历史使命,事关中医事业发展的未来,事关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的发展定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进行精心指导相当重要。此外,还应按照近期目标制订出一个便于实施的量化考核和时间进度表。

    准确评价建设单位实力,制订量化考核目标。尽管十六家建设单位都是经过严格遴选的省级以上大型综合医院,在重点学科群建设、中医临床科研人才储备、科研条件和环境都有明显优势。但从基地建设的高度衡量,各单位之间还存在着此长彼短的差距。作为领导应该对建设单位从不同的评价角度进行排队,以便分类指导,扬长补短。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实行目标管理。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对业务建设方案中的近期目标进行项目和阶段分解,设置时间表,以保证考核指标的如期完成。

    二是结合《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要求,在建设单位开展科研精神、临床科研技能的全员培训,并从内容、效果上制定考核指标,以保证建设单位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是统筹规划业务用房、仪器设备,临床研究三方面的资金分配,互不挤占、挪用。

    四是病员数量是临床研究的基本依托,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就建设单位的年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危重病人收治率、外来(外省、市以至国外)患者就诊比例、重点研究病种就诊比,以及以上指标在当地医疗任务中所占比例等,对建设单位提出要求,促使建设单位的社会影响力和患者美誉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临床研究基地的根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