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漫谈
编号:12329331
学会与疾病交朋友 得了癌症才长寿的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当代健康报
两种境界
生病

     学会与疾病交朋友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加重,生活不规律,以及一些遗传、免疫等因素的参与,目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患者越来越多。专家称,此病病因复杂,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在治疗中患者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与疾病做朋友。

    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授孙自勤说,溃疡性结肠炎可恶变为结肠癌,特别是那些病程长、病变广泛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更高,有人称此病为“不是癌的癌”。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性炎症,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造成了很大威胁,并且正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难点和热点。

    发病逐渐年轻化
, 百拇医药
    “我今年28岁,10月的一天我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接下来便没完没了地拉肚子,吃了PPA也没见好转,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从轻微腹泻发展到一天腹泻十多次,一个月过后整个人瘦了十几斤,肚子疼胃口差还有便脓血,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患了溃疡性结肠炎。”

    李小姐是一位年轻白领,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加班加点,饮食很不规律,最近她出现严重的腹泻,服用了抗菌素和黄连素也没有好转。在家人的催促下,她才去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她做肠镜检查。在电子结肠镜下,医生发现她降结肠以下肠段黏膜散布大大小小的浅溃疡,表面有出血,做了活检病理后,给出了明确的诊断。原来,她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

    孙自勤解释说,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年龄曲线呈双峰分布,常见的年龄段为20~40岁,老年人群可能会有第二个发病高峰,以男性略多,病程较长,可伴癌变。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症状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 百拇医药
    内镜结合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孙自勤说,溃疡性结肠炎最初的表现多样,它起病缓慢,多呈慢性、反复发作;少数突发、呈持续进展或暴发性过程。腹泻为本病最主要症状,轻症每天3~4次,排便呈软便或糊状,可混有黏液和脓血;也有少数表现为便秘。此外,病人可有局限在左下腹或下腹部的隐痛,部分患者亦可摸到条索状增厚或痉挛的肠管。

    诊断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纤维结肠镜检查,因为约在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

    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粘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粘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还是应用纤维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隆结肠炎鉴别。

, http://www.100md.com     孙自勤强调,许多患者将腹泻、便秘当作是小问题,未引起重视,或因害怕结肠镜检查就不愿意来医院就诊,最终会耽误病情。

    重视治疗和心理引导

    孙自勤说,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在部分人群中非常棘手,尤其是长期患病、经过反复治疗的患者。很难想象如此一个破坏性疾病却无一个可确定的病因或一个特异的内科治疗方法。虽然切除全部病变的结、直肠可完全治愈此病,但付出的代价将是有可能从此终身腹部回肠造口,何况手术本身及术后尚有很多并发症出现。

    孙自勤指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轻者可通过口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而重者常常通过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由于该病的慢性长期化以及它的高恶变率,对10年以上病史的病例,每6个月应行一次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定期做活检了解黏膜增生变化情况。经过常规系统治疗不能缓解者,称之为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尤其是难治性溃结,我们多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生物治疗-干细胞治疗的梯次方案,为广大深受溃结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
, 百拇医药
    孙自勤特别指出,心理治疗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故对特定体质类型的病人进行精神安慰、心理呵护,可减少精神刺激,避免情绪低落,更有利于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康复。

    孙自勤建议患者朋友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坚持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学会与疾病做朋友,生活中注意调节自己的行为、心情和饮食,那么疾病便会和你和平相处。

    孙自勤 从事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尤其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造诣颇深。2010年主持的“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科研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出版了《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现代诊疗手册》《溃疡性结肠炎合理用药》专著3部,发表中英文论著、述评等50余篇。兼任全国消化医师学会委员,全军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军区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春丽)

    
, 百拇医药
    我是得了癌症才长寿的

    ■ 南山竹海

    我是个癌症患者,今年91岁了。1982年,我患贲门癌并进行了手术治疗,至今已25个年头,目前身体也很好。有人问我长寿秘诀,这真让我无从回答,我既没有什么独特的养生之道,也不吃补药保健品之类的,有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心态。自从知道自己是一个癌症患者后,我在思想上便时刻准备着等候马克思的召唤,就像买了火车票站在月台上候车一样,哪知道这一候就是25年。去年,市教育工会又要我讲讲长寿之道,我说,大概是因为得了癌症才长寿的,弄得哄堂大笑,其实这是真话,并不是哗众取宠。下面我就说说我患癌症与长寿的关系,归纳起来不过是:三热,两淡,一放下。

    一热 热爱工作。我对工作总是想把它干好,虽然没有大本事,只要是交给我的工作,我总是尽能力做好。1982年,我虽然退了休,仍然要我负责本市河西片的成人教育。其实,当时我已经吃饭不顺畅了,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去检查,到了1982年6月份我每餐只能喝稀饭,到省中医院检查,专家已确诊是胃癌,并且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但正值假期一时无人接手,一直撑到8月才去复查,已是贲门癌中期,赶紧住院手术。手术后第二年,身体康复后,我带了自己养的蜜蜂去蜀山河大队放养,在山沟里一住就是两年,我热衷于自己的养蜂工作,从未考虑过自己是病人。
, http://www.100md.com
    二热 热情助人。我曾帮助过很多逃难的同乡,而在下蜀养蜂时,我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却多次助人的事被江苏电视台《情感之旅》节目搬上了荧屏,《南京日报》、《金陵晚报》也曾报道过我的一些事迹。

    三热 热爱生活。我是我们学校退休教师中年龄最长的,但是医疗费报销却不多,我并不是说有病不要看医生,而是说人应该积极地面对生活,尽量少生病。我爱好旅游,2000年到东南亚;2001年游览大小三峡、庐山;2002年登上华山北顶,又去了西安、洛阳;2003年游玩了九寨沟、峨嵋山等;2004年没想到自己还能登上泰山。我想这与我平时的积极锻炼是分不开的,我每天坚持跑步1000米,还能拉几下单杠,生命在于运动确有道理,现在的我生活仍能自理,闲来下下棋、写几个毛笔字。

    一淡 淡对人生。人的一生应该认真生活,不应该糊糊涂涂,像行尸走肉般得过且过。有人认为显贵豪富才有出息,可我认为人的价值是在一个“人”字,要认真对待这个“人”字。当闭目静思时,想想自己一生中是否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扪心自问,无愧我心,这就很难了。我活到现在,经历的矛盾又何止万千呢,有当时想不通的,有经过了十几年或几十年也想不通的,可患了癌症以后反倒想通了,这就是我老而弥坚的道理。
, 百拇医药
    二淡 淡化矛盾。人既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就难免有矛盾,怎样对待和处理矛盾,这并不是学点哲理、想点计策就能行的,关键是要有一点气度,可这“气度”二字又谈何容易呢?我患癌后在这方面下了些工夫,一旦想不通了就想想自己是个癌症病人,凡事又何必斤斤计较,慢慢地也就想通了。患癌20多年来,我在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总是顺顺通通、和和睦睦的,身边充满了祥和快乐的气氛,整日乐呵呵的,这也就增进了我的健康,每天这样过日子又怎能不长寿呢

    一放下 郑板桥说“放一着”,可这退一步、放一着,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明明知道却故意装作不知,所谓难得糊涂,退一步海阔天空,时时事事多谅解别人,就省去很多烦恼,平息很多矛盾。

    想告诉大家的有很多,又实在无法一一道出。我现在身体心情都很好,每天坚持锻炼,活得很充实,看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飞速发展,我对新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希望。

    编后 本文为一91岁高龄癌症患者于2007年所撰。他在文中谈到自己长寿是因为得了癌症,乍听起来似乎有些雷人,仔细想来此话也不无道理。清人程俱诗云:“人言病压身,往往延寿纪”。人一旦生病,如能正确对待,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念,加强医治疗养,身体亦可日见健壮,长寿之乐自然亦可享之。
, http://www.100md.com
    

    生病

    (广西)姚剑

    俄国生物学家鲁里耶有一次不幸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医治了许久。后来出院时医生还一再嘱咐要他在家安心养病,不能到处乱跑。

    身体不好,工作也做不成,他感到闷透了,心情也很压抑。每天饭后无事可做,便看窗外的风景。他看到许多从街上经过的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是白马还是黑马,它们的蹄毛都是白色的。当时他并不在意,但后来他又发现马的前额、背部和尾部常有白色的斑。这个发现让鲁里耶感到奇怪,为什么马偏偏在这些地方会是白色的呢?鲁里耶提出设想,会不会是因为经常摩擦而出现白斑呢?
, 百拇医药
    鲁里耶病愈后,对这个设想进行了论证,发现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由于动物机体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分泌过多的石灰质而导致那些部位出现白色的斑和毛。

    许多时候,生病不是你的错,遭遇到挫折也不是你的错。关键是你要在境遇不妙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自怜自艾,挫折中孕育着成功的机会,只要你留心着、努力着,也许你就会开创出另一番新天地。

    

    生 病

    (广西)明生

    那时候,父母亲都很忙碌,每天起早贪黑地离不开田地,好像牛马离不开草一样。
, http://www.100md.com
    父母亲在十八年间接二连三生了我们八个,想想光为了这八张小嘴就愁得每天要多跑不少路,加上操心我们的穿用睡病,平时很少闲下来一起聊聊天……直到现在,母亲还习惯地一个人独自坐在饭桌旁或把饭碗端到屋外去吃。

    回忆孩提时,生病的日子则是我童年感觉最有意思的日子,让我对“生病”存留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印象。当时看到自己的孩子生了病,父亲或母亲才会放下手中的农活匆匆忙忙地守护在我的身边。

    最重要的是能吃到平常不易吃到的母亲拿手的鸡蛋加面。那时尽管是在病中,我恨不得连菜带碗一口全吞下去——— 要知道,我们平时吃的就是稀饭伴地瓜。尽管如此,记忆中的兴化粉就是我们兄弟姐妹心目中的山珍海味了。年岁高点的人都知道,那时许多半大不小的孩子也是要下田干活、上山砍柴、大点带小不点的忙碌,皮肤通常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的,却倒是不易生病。

    等到我上了中学,除了读书时间,其他时候都要干一系列的农活——— 扶犁水平差点,可以说插秧、割稻、种菜、砍柴、烧菜等样样干得有模有样、有来有去。说实话,相当艰苦而贫乏的生活常常会给人许多的非分之想,那时的我,有段日子就非常盼望自己能生一场病。想像生病之后可以堂而皇之地好好在家休息,不用暴晒在可怕的日头下,不要踩进凉冷若冰的春水里,还能美美地吃到自己想吃的鸡蛋面。
, 百拇医药
    后来结婚生子,平日里最担心孩子生病,现在最牵挂的是堂上老父老母的身体。人到了中年,牵肠挂肚的东西不少,唯独没有了自己。

    但是,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人。前些时候我就不经意中生了一场病,高烧不止。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知道后不顾家人劝阻,慌慌张张从两公里外的城郊手提了一篮子自家鸡蛋跑来,沾满泥土的布鞋子都来不及脱就冲进卧室里,抚慰我的病情,舐犊之情仿佛使我回到了温馨的童年。

    最令我感动的是单位里的几位同事,他们相约前来探望,给我送来了鲜花和可口的食物,带来了同志间的真情与温暖。为此使我对人生的许多问题有了全新的感悟和理解。

    正如大家所说:年老年少,健康就好;家穷家富,和气就好;人的一生,平安就好;生病难受,心态要好;总而言之,知足就好。

    
, 百拇医药
    两种境界

    (河南)秦亚林

    我的一位朋友走了,才三十多岁,肝癌晚期。朋友是做生意的,天天早出晚归,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几个月前体检身体时查出了肝癌,已经到了晚期无法手术。起初家人是瞒着他,尽量不让他干活,但他是个拼命的人,为了妻儿过得更好,拼命地赚钱,病了他也闲不住。后来彻底垮了,只好被送到医院去化疗,这下家人再也瞒不住了。

    当他得知这个噩耗时,他一下懵了,精神支柱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原本血气方刚的青年一下蔫了,他开始担心他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子、贤惠的妻子,担心他们失去他后如何生存。渐渐地他开始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配合治疗,不锻炼,整日唉声叹气,身体每况愈下,终于三个月后他带着满怀的牵挂离开了亲人。

    而我的另一位朋友和他的情况如出一辙,但人家很乐观,当得知肝癌只有半年的时光时,他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越发珍惜生活。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把病情向家人瞒了起来,因为妻子下岗,孩子正上高中,全靠他一月那千把元的收入,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化疗。他就每天坚持锻炼,注意饮食,并且经常带妻儿出去散心。

    但这样维持了三年,他还是没胜过病魔。当妻子把他背到医院,拿到诊断书时,妻子哭成了泪人,埋怨他为何不早说呢?他笑着安慰妻子:“我已经很知足了,我够本了,我还多活了两年半呢!不要悲伤。”

    一样的病情,却两种不同的结局,所以人活着完全是精神在支撑,精神一定不能垮,精神一旦垮了,那么他的生命也将为之不远矣。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