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名医名著 > 正文
编号:12306880
不 生 病 之 真 法(续)_張 家 瑞.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944kb)。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不生病之真法(续)--中华自然医学/张家瑞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

    ISBN 7-5011-6598-X

    I.不... Ⅱ.张... Ⅲ.保健-基本知识 Ⅳ.R16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19116号

    不生病之真法(续)

    张家瑞 著

    *

    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邮编:100043)

    新华出版社网址:http://www.xinhuapub.com

    中国新闻书店:(010)63072012

    新 华 书 店 经 销

    海洋出版社激光照排中心照排

    北京竹曦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

    880 mm x 1230/mm 32开本 13印张 400 000字

    2005年7月第二版 2005年8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ISBN 7-5011-6598一X/R·89 定价:38.00元

    若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010)89580863 89580873

    本书正版加有防伪标志

    作者有次与悟光上师论及"无病论"时,此高僧非常高兴地说:"古佛经早就强调'佛子无病'"。随后又顺写了这幅"佛子源来无病",由此证实"真理相通"。

    序

    自从《不生病之真法》出书后,就不断地接获读者们的来电,有些读者说他把此书当成小百科,有人把它列为最佳传家之宝,有读者说他已看了不知几次,愈看愈有心得,有些学过现代医学的医生却把它视为至宝,因为以往所有健康医学上的盲点和瓶颈在此书都已找到答案了,也有读者以责备的口吻询问说:"张博士,您这本书为什么不早一点出版!?"诸若如此,读者们如此热烈的回响,使我感到欣慰万分,亦令我更觉得责任重大,并企望务必把这套救世新医学更积极地推荐给全世界。

    其中占大部分的读者则希望我赶快出第二本书,使大家对自然医学能更加深入了解。经过一番考虑后,我即开始搜集每位读者来电请教的所有问题,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写出这第二本书;或许某一位读者的疑问亦将是其它读者的疑问,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往往同一个问题都不断有人重复地提出询问。今天,一一加以整理成书后,但愿您会喜欢它,因为这些疑问也可能是您想知道的,或是与您非常切身关系的问题,因此本书可能将成为您的惟一选择。

    由于《中华自然医学》的学理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因此希望读者先把第一册《不生病之真法》看上三五遍后,再来阅读本书,如此之下或许会受益更多;敝人才疏学浅,也许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过将尽己之能,把所知道的都呈献给大家,只愿读者能因此更加健康,阖家更幸福美满,谨此为序。

    张家瑞

    1996年7月11日

    前 言

    您知道何谓专家?曾经有人对这两个字下了定义:"所写的字,无人看懂,即大书法家;所画出的画,无人看懂,即大艺术家;所发表的政治言论,无人听懂,即大政治家;所提出的医学理论,无人可搞懂,这才是最权威的医学专家。"

    这或许只是一句调皮话,可是却很耐人寻味,尤其在现今的社会里,似乎有许多人正朝这个目标努力。不过我却一直喜欢拿一些大家都知道,或人人易懂的事来做比喻,因此我成不了专家,更谈不上权威。有读者曾经向我诉苦说:"我的父亲只相信权威,可是十多年来权威医生不仅医不好他的糖尿病,而且又引发了许多并发症,到此地步我的父亲仍然执着,只忠于权威,盲目地相信权威,完全忘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比权威更重要。"像如此执着且近于无知的人,我们也只有表以同情与怜悯罢了。其实权威往往和实际有着很大的差距,权威只是一种美誉,也可能只是一种噱头。不知诸位是否记得,曾经有位我国癌症最权威的专家,自己得鼻咽癌后无法治愈而于中研院跳楼自杀,而使国家痛失英才,令人甚感遗憾。

    或许我非权威中人,因而如此说话。但若有朝一日我已是权威人士,我仍将奉劝大家不要盲目地相信权威,诚如我在中国内地时,面对一些中西医大夫们,其中有的是已退休的老大夫或医院院长,我时常强调他们:"不要认为我站在讲台上,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你们必须去加以临床实践与证实。"结果和我所说的完全吻合时,才可肯定地说:"老师!您所说的都是对的!"因此,我亦希望读者不要被权威所迷惑,更不要被不能吻合实际的理论所左右,包括本书的种种言论仍须加以实践与证实,也惟有如此才能求得真理,才可达成理想中的目标,不仅健康须如此,或许针对许多事与物也都该如此吧!

    张家瑞

    于1996年7月中旬

    目 录

    序..........................................................................................(1)

    前言.......................................................................................(1)

    一、健康之道...........................................................................(1)

    (一)许多医学报道、健康杂志都经常宣导大家多刷牙才能防止蛀牙。请问刷牙真的就可防止蛀牙吗?......................................................(1)

    (二)既然刷牙不能防止蛀牙,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呢?............(1)

    (三)请问牙齿的钙质为什么会流失呢?.......................................(1)

    (四)如何防止人体或牙齿的钙质流失呢?....................................(1)

    (五)请问如何区分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亦请举例日常生活中哪些酸碱平衡的应用?...........................................................................(2)

    (六)请问醋是属于酸性或碱性?有人说,醋是酸性,但吃进人体后却呈碱性反应,为什么?..................................................................(2)

    (七)有人说:"柠檬是属于碱性食物。"是吗?...........................(3)

    (八)茶叶属于酸性或碱性呢?...................................................(3)

    (九)甜食属于酸性,那么水果愈熟透、愈甜的也愈偏酸性吗?.........(3)

    (十)有人说:"榴莲是果王,对人体很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94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