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符中华浮针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6557
浮针疗法治疗痛症32例.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102kb)。

    7 4 2 陕西中医 2 0 0 4年第 2 5卷第 8 期

    深度 。腕踝针进针后应以针下松软 , 无阻滞感, 病

    人进针部位在 活动 时无疼痛或不适感为准, 若 出

    现上述情况 , 应反复调试进针深度 , 直至无疼痛或

    不适感为止 。进针时还应注意尽量避开血管。在

    留针期间埋针处尽量不要见水 , 以防感染 ; 如果活

    动太多埋针处有痛感 , 随时可以 自行出针 。另外 ,在治疗肩周炎 时功能锻炼是 不可或缺 的恢复手

    段 , 对于中晚期的患者尤为重要 。 功能锻炼对于患

    肩粘连的松解和预 防再度粘连 , 消除疼痛和巩 固

    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临床上指导患者回

    家后所做的功能锻炼项 目如下 : ①蝎子爬墙 : 患者

    面朝墙 , 平行站于墙边 , 然后患肢在食指和中指的

    引导下作爬墙运动, 尽力向上爬, 直至肩关节疼痛

    不能 忍受为度 , 缓慢放下患侧上肢, 再 作下一次 ;

    ②弯腰画圈: 患者站立 , 双足与肩同宽, 弯腰垂臂,患侧上肢做由里向外, 或由外向里的画圈动作, 向

    外 时的最大幅度以肩部有疼痛为佳 ; ③反手上 下

    蹲 : 患者站在桌前 , 背对桌子 , 两手扶在桌沿 , 做上

    下蹲。以上每项锻炼动作每次做 3 0 ~5 0遍, 每天

    早 、 中、 晚各 1次 。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

    京大学出版社, 1 9 9 4 ; 1 8 6 ~1 8 7

    2 孙 瑜 , 高碧霄. 中国腕踝针疗法. 上海中医药大

    学出 版社 , 1 9 9 9} 5 ( 收 稿 2 0 0 3 — 1 2 - 2 0 )

    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 1年无复发 。

    讨 论 肩关节周 围炎属祖 国医学“ 痹症” 范

    畴, 作 者在 电针治疗上 , 根据“ 经络所过 , 主治所

    及” 的原则, 进行循经取穴 , 旨在通调 患病所在经

    脉之气血 , 使局部瘀阻之气血能够得到迅速疏通,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电针选用疏密波 , 可 以加大

    刺激量 , 减少 电针耐受 , 使得局部肌肉有节律地舒

    缩, 局部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改善 , 从而加快局部

    炎症物质 的吸收 , 达到减轻疼痛 和解离粘 连程度

    的目的, 打断恶性循环链, 收到治疗作用。

    在腕踝针治疗上 , 按照肩部疼痛区域不 同分

    别选取相应进针点 , 是腕踝针疗法基本要求之所

    在。 腕踝针疗法具有 良好的即时止痛效果, 往往能

    够立竿见影 , 长时间留针是为 了延续其止痛的效

    果 , 也利于患者在无痛 或轻微疼痛时进行功能锻

    炼。 至于腕踝针治疗肩周炎 , 有人认为是针刺特定

    的穴位, 兴奋了人体触一压感受器 , 产生的刺激信

    息, 由C类神经纤维将兴奋传至人体大脑皮层的

    相应中枢, 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辨认、 整合, 发出

    治疗信息至患处 , 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 ] 。 电针和

    腕踝针疗法配合应用, 达到了协同作用, 而且相得

    益彰 , 明显地提高 了临床疗效 。 关于腕踝针的进针

    方法 , 使用的“ 蜻蜒点水” 式进针法是笔者经过十

    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 出来 的经验 , 该方法与 目前

    流行 的进针手法相 比较 , 最 主要 的优 点在于能够

    减轻进针时的疼痛 , 而且能够较好的把握进针 的

    浮针疗法治疗痛症 3 2例

    高 宏 陕西省米脂县医院针灸科( 7 1 8 1 0 0 )

    何 严 杨 萍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 区第二医院( 7 1 0 0 4 8 )

    摘 要 目的 : 观察浮针 治疗痛症的临床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