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2148
渠何清如许 源头活水来 ——经络医学在中医推拿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55期
     王居易经络医学

    中医推拿学距离经络理论似乎越来越远,中医气血阴阳平衡机制以及经络气化功能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已很少成为中医推拿医生临床思考的问题。但在传承传统推拿疗法中,不能只重一招一式的经验,更应重视对中医理论脉络的把握和吸收。当我们回归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的源头之后,或许很多困扰临床的问题会豁然开朗。

    中医推拿历史久远。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专家王居易教授更明确提出中医推拿学早于《内经》时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超的水平。《史记·扁鹊传》记载了一段上古俞跗的神奇医术:“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关于俞跗的记载还见于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和刘向的《说苑·辩物》中。

    很多人认为这是杜撰的传说,但王居易却认为这一段珍贵的史料,对于研究推拿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他明确指出,指导中医推拿临床的理论核心与针灸一样,应该溯本求源,回归到中医经典理论的源头(即经络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发展的强大动力。

    笔者从20余年推拿教学参考的文献资料和临床病例来看,更多的推拿医生偏重于对现代医学有形解剖组织结构的研究,在伤科治疗中多运用手法力学原理整复筋骨错位;在内科推拿治疗中亦主要参考人体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来判断疗效,并以此指导医生的临床实践。

    可见,中医推拿学科距离经络理论越来越远了。中医气血阴阳平衡机制以及经络气化功能,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已很少成为中医推拿医生临床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中医推拿领域会出现这样严重的西化现象?究其原因,是传统中医理论在现代中医推拿学术领域的严重缺失,其指导理论的核心已经偏离中医传统经典理论的源头;具有严谨结构体系和强大功能的人体脏腑经络系统被简化理解成高度精密的机械零件。在传承传统推拿疗法中,只传承了一招一式的临床经验,却缺乏对中医理论脉络的把握和吸收。

    笔者在王居易经络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推拿临床实践和病例观察。半年来观察病例50余例,涉及内伤妇儿多种疾病,出人意料的临床疗效让笔者在兴奋之余,感觉到传统经络理论在推拿领域意义重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