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2550849
牧民血压亟需关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0日 生命时报
     11月4至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生命时报主办,拜耳医药保健支持的“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健康领跑2015”牧区活动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作为2015年全年活动的收官之作,项目奔赴内蒙古牧区,不仅为当地牧民安排免费的健康检查,更专程邀请知名医学专家就高血压与人畜共患病等牧民常见但容易忽视的疾病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希望通过努力引起牧区、牧民及社会对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和谐共生,预防人畜共患疾病。王教授指出,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奶牛疾病也增多起来。有些是人畜共患病,如布氏杆菌病、牛结核病。加强疾病防控,避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牧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开放,牧区蒙古族人群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如大部分区域由过去的游牧方式转为定居,生活方式体现出不同程度的现代化多元成分。据统计,牧区蒙古族人群及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内地汉族人群,这与地域环境及生活习惯有关,也与文化传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达标,获益良多。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副主任医师匡泽民在主题为《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的讲座中指出,目前公认的降压目标值是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需降到130/80毫米汞柱。降压治疗,前4周是关键。2~4周血压达标,尽早降低血压对心脑血管的损伤,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远期风险意义重大。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提高首次治疗达标率,减少药物调整的需求,可有效减少因忽略监测而导致的用药不足。

    在血压达标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血压波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匡泽民指出血压波动越大,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大。因此高质量的降压治疗,除了要长效降压,还要平稳降压。大量临床试验一致证实,平稳持久的血压控制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达到平稳降压。在目前高血压治疗药物中,除了本身长效的药物之外,通过控释技术也可实现完美的24小时平稳药效。通过精准控释技术,有效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不仅减少高血压患者服药次数、更有利于患者维持平稳有效的血药浓度,平稳降压。▲ (王 艳), 百拇医药(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