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焦点透视 > 正文
编号:12847207
“吃好”有了新标准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7日 生命时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暴饮暴食,大鱼大肉,过量饮酒,饮食认知和习惯
     受访专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杨月欣

    中国营养学会原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程义勇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翟凤英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马爱国

    “吃饱”对今天的大多数国人来说已不是问题,“吃好”才是现在的新追求。什么是“吃好”?大概很多国人还停留在“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层面。于是,暴饮暴食、大鱼大肉、过量饮酒,种种错误饮食认知和习惯,最终导致了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在我国的高发,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结合当前国情和科研进展,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新版膳食指南共有6条核心推荐,适用于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是近百名权威专家对我国营养和膳食问题达成的核心意见和科学共识。十年一次的修订,新版膳食指南有了哪些新变化和实际应用?《生命时报》特邀主要修订专家详细解读,并为您提供科学、实用的膳食指导。

    新版指南凝聚百名专家共识

    我国膳食指南有近30年的历史。1989年,中国营养学会首次发布膳食指南,随后在1997年和2007年进行修订,发布了第二版和第三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第四版。这意味着2007版膳食指南即将退下舞台,成为回忆。在它应用的9年时光里,国人营养状况在一点一滴进步着。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月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膳食指南是一部深入人心的营养宝典,不仅利于百姓提高基本营养和健康素养,营养教育、临床医疗、妇幼保健、媒体传播也都离不开它。从实施效果来说,首先,2007版膳食指南的宣传实施,促使我国居民每日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从1992年的12.9克、2002年的12克,下降为2012年的10.5克,虽然摄入水平仍然过高,但进步来之不易。其次,在西式饮食习惯的冲击下,我国居民新鲜蔬菜摄入量并未明显下降,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没有退步也是一种进步。再次,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五花八门不正确的饮食观念有了滋生和传播的“温床”,而膳食指南提供了辟谣的科学说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