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882982
王富秋:愿以真情换真心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511期
王富秋:愿以真情换真心

     “不了解精神病患者的人会觉得他们很‘恐怖’,其实他们很可怜,也特别能感受到你的用心”——

    王富秋(右一)与科室医护人员带领病情稳定的精神病科患者开展春游活动

    王富秋是个五官清秀、健谈爽朗的女孩子,说起话来眉眼都在笑。初次相识,很难将这个开朗爱笑的女孩与精神心理科护士长联系在一起。

    “‘年纪轻轻,干什么不好,怎么就当了精神科护士?’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这么‘想不开’,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王富秋开心地说。

    主动请缨“关进铁笼”

    2015年1月,安徽中医药集团太和中医院成立精神病科。面对性质特殊的科室,大家都忐忑地猜测谁会被调到这么“恐怖”的科室担任护士长。就在大家担心之时,王富秋竟主动请缨,向医院护理部提出“我要去”的请求。
, 百拇医药
    家人反对,朋友不支持,但王富秋却没有丝毫动摇。就这样,年轻的王富秋也被关进了精神病科的“铁笼”,但时间越长,她越能感受到精神病患者心里的苦,也更愿意引导和帮助他们诉说和走出阴霾。

    “不了解精神病患者的人会觉得他们很‘恐怖’,其实他们很可怜,也特别单纯,特别能感受到你的用心。”王富秋说。

    作为精神科的护士,必然要经历其他科室护士所没有的艰辛。每年到春季,新入院病人特别多,精神科护理工作有一定难度,有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沉默少语、糊涂、缺乏主动性,精神科护士不仅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还要善于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保证病人的安全。

    精神分裂症患者唐廷动,被送入院时蓬头垢面,双臂被家人用铁链捆绑着,全身散发着刺鼻的异味,他的家人都不愿意靠近,而且患者有明显的抵触、恐惧、疑虑情绪。看到这种情形,王富秋二话不说就开始为患者清洗身上的粪便,理发、剃须、剪指甲、洗澡并换上干净衣物,在接触交流的过程中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张富秋一边喂饭喂药一边慢慢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并帮助唐廷动走出心理阴霾。看到患者的明显变化,唐廷动的家人拉着王富秋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护士长!”每当这时,王富秋总会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但心里也充满成就感。
, 百拇医药
    身边的人都会问王富秋:“你后悔吗?你不想调换科室么?你那么年轻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工作?…”但王富秋心里知道,她已经离不开这个特殊的科室,她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

    “有时候我在打扫卫生他们都会一起来帮忙,特别可爱。”王富秋笑着说,虽然这些病人犯病的时候根本不认识你,但事后他们并不知道做了什么,如果伤害到别人他们也很难过。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人性的善良,家庭般的温暖,病人与医护人员兄弟姐妹般的亲情,王富秋和科室的医护人员体会深刻。

    无私救助30多名“三无”人员

    精神科病房常常会收治一些无姓名、无地址、无家属的“三无”病人。他们往往在外流浪多年,或聋哑、或痴傻,入院时身上常常散发出阵阵恶臭、须发很长,脸上脏得只能看见眼珠在动,活脱脱一个“野人”。接收到这种病人,王富秋总是带头为他们沐浴更衣、理发、修剪指甲。
, 百拇医药
    “我们现在啥发型都会剪。”王富秋骄傲地说。住院期间除了常规的护理工作外,张富秋还要反复耐心地与病人沟通,对于语言障碍者就通过手势、口型或文字书写等方式进行,尽量启发病人多忆起一些有关自己有效身份的信息,协助患者与家人或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早日回到亲人身旁。

    由于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且方言难懂、口齿不清,很多患者都不会书写、表情茫然,若想获得有效信息绝非易事,但王富秋不气馁、不放弃,哪怕是只言片语她也会如获至宝一般。

    有一位救助站送来的病人,因为来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大家给她取名叫“默默”。虽然“默默”一言不发,王富秋仍坚持陪她聊天,为她洗发、换床单,陪她在活动室一起娱乐。两周后的一个清晨,“默默”能断断续续地开口说话了,并能简单写出地址和家人姓名。原来,“默默”是广东人,已经走失24年,王富秋立刻把收集的信息交给救助站,并与救助站共同联系到了“默默”的家人。当“默默”的儿子轻轻推开房门,坐在病床上的“默默”凝视片刻,嚎啕大哭,儿子大步走上前,紧紧抱住了母亲无语凝噎。
, 百拇医药
    当看到千里之外的亲人与病人相拥而泣时,也是王富秋最开心的时候。她也流下了眼泪,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她对自己坚持信念的肯定。

    2015年,王富秋共护理流浪乞讨患者31人,帮助12人找到家庭。

    一天下4次病房才安心

    由于精神病人受幻觉和妄想等症状的支配而缺乏自控能力,经常失去理智,以暴力对待护理人员及身边的人,使得病人与病人之间的安全问题,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精神科的护士,面对着特殊的人群,工作是很辛苦的,时刻肩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挨打、受辱骂是常事,经常受到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责备和不理解,甚至不配合。

    一位名叫李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非常不稳定,不愿服药,王富秋试着端着水杯靠近劝说,但成效甚微。这时,患者突然发病,开始疯狂地砸东西,不仅空调被卸掉、连病床都掀翻了,她嘴里还大喊着“我要撞墙!我要撞墙!”为了防止意外,在没有任何防护器材的情况下,王富秋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抱住病人,她的手臂被抓破了,鲜血直流,可是她始终不肯把手松开。至今王富秋的手臂上还留着两道伤疤。
, http://www.100md.com
    “事后她特别不好意思,这些患者正常的时候特别正常,我们也不能和她计较,更不能看着病人去撞墙啊。”王富秋平静地说,其实自己只是做了很平常的工作,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也都和她一样,被打过、骂过,尝过这些酸甜苦辣。

    “现在没有委屈,满心就是喜欢。”王富秋说,自己每天最喜欢的事就是下病房,一天4次到病房里看看这些如亲人般的患者,她才安心。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他们很多人都需要长期住院,很多封闭患者甚至没有家属前来陪同、看望,因此对于真诚照顾他们的医护人员十分依赖。

    “一些患者一听说可以出院了,他们就流眼泪,因为在这里他们感受到尊重,回家反而没人理。”张富秋说,有的患者出院的时候护士给剃了光头,回家4个月没有人理他,再回到医院头发都可以扎辫子了;还有的患者夏天入院,到了冬天都没有家属来看望,于是科室和医院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都自发地给他们捐献衣物。“每个人都有被爱和寻求归属的需要,我们应该给这些人群更多的关爱。”王富秋说。于是,科室的医护人员便利用休息时间,带领病情较稳定的患者出门踏青、春游,还在科室里组织打牌等娱乐活动。
, 百拇医药
    全县护理事业的领跑者

    王富秋知道,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仅有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护理技能及业务素质。对于护士长这一岗位,王富秋有自己的理解——科室爱管闲事的“婆婆”、多方面的协调者、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领头人、提升护理质量的主干将。因此,王富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她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扑在科室里,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带动其他同事,并不断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科室护理技术交流、严把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关、组织业务学习、疏导病员心理、协调与各科室之间的关系。“如果有一点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最普通的一个。”王富秋说。

    从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有8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8年来王富秋每天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护理工作中。如今,在太和县,王富秋不仅是中医院的一面旗帜,也是全县护理事业的领跑者。2010年,王富秋荣获“安徽省中医护理技术练兵优秀选手”奖,2010~201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个人”,2014年参加县级技能比赛荣获“二等奖”,2015年被评为“优秀护士长”。(向佳 陈灿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