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881373
贯彻卫生健康大会精神 落实规划纲要任务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555期
贯彻卫生健康大会精神 落实规划纲要任务
贯彻卫生健康大会精神 落实规划纲要任务

     编者按:9月12日,由本报联合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和庆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在庆阳市庆城县召开。本次大会旨在积极行动、凝聚共识,以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重要精神为指引,全面推动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为做好下一阶段中医药工作深化思想认识、提供动力保障。当前,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道路方向已明确、目标任务已清晰,关键在抓好落实。此次大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把贯彻落实卫生健康大会精神与实施规划纲要相结合,要贯彻好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好《规划纲要》明确的繁重任务,必须在实施的策略与路径上下功夫,要善于牵住“牛鼻子”,抓住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开花。本报对其讲话进行了摘编,供读者参阅。

    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全局,准确把握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特色优势,准确把握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路径举措。

    要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与《规划纲要》的实施相结合,深化专题研究,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凝聚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形成国家层面的专项规划和各地的实施方案。

    要充分发挥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推动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统筹协调的贯彻落实工作体系,有力有序有效地确保中央部署的中医药发展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重要时期,由中国中医药报社、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和庆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在岐黄故里、革命老区甘肃庆阳隆重开幕了。本次大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精神,以推动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为主旨,聚焦《规划纲要》落实的策略与路径选择进行研讨,十分必要,也很有意义,必将对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为大会筹备付出辛勤努力的庆阳市委、市政府和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

    甘肃庆阳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相传人文氏族轩辕黄帝曾在此与医祖岐伯论医,从而诞生了中医药理论的奠基之巨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黄帝内经》,这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庆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着力打造岐黄中医药文化品牌,中医药已经成为庆阳一张亮丽的名片,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庆阳和庆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庆阳和庆城的中医药事业也一定会在助力实现全中国小康社会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担当更加重要的使命。

    甘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中医药改革综合试点省,近年来在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和大胆探索,创造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庆阳的中医药事业就是甘肃全力推动中医药改革发展的缩影。

    这次大会安排在庆阳举行,一方面让我们在岐伯故里了解历史,了解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进一步坚定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决心和责任担当。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能够亲自看看近年来甘肃如何在改革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特色鲜明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切身感受一下甘肃中医药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能量,学习借鉴甘肃发展中医药的鲜活做法和有益经验。

    本届中医药发展大会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在这样一个地点举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实现这个初衷,达到这个目的。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精神,结合本次会议的主题,重点从策略选择方面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形势,把握方向

    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视野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我们党领导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要求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这进一步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展中医药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更为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保障,划定了基本遵循。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全局,准确把握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特色优势,准确把握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路径举措,切实增强发展自信,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开创中医药发展新的局面。

    二、突出重点,细化举措

    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道路方向已明确、目标任务已清晰,关键在抓好落实。要贯彻好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好《规划纲要》明确的繁重任务,必须在实施的策略与路径上下功夫,要善于牵住“牛鼻子”,抓住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开花。

    要把重点聚焦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上来,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中和疾病康复中重要作用。要把重点聚焦在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上来,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重点聚焦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来,切实在深化医改中彰显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要把重点聚焦在建立健全中医药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中医药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以及中医药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上来,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保障。

    要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与《规划纲要》的实施相结合,深化专题研究,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凝聚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形成国家层面的专项规划和各地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画好施工图,制订时间表。

    三、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要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推动工作、促进落实的机制。就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结束不久,国务院就批准建立了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将在国务院领导下,统筹协调中医药工作,对全国中医药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研究促进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

    要充分发挥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推动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统筹协调的贯彻落实工作体系,有力有序有效地确保中央部署的中医药发展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也希望各地积极协调推动,健全本地区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推动中医药工作纳入本地区党委和政府工作全局,体现到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的实施和重要会议的部署中。

    要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完善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度,更好地发挥督查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推动落实、提高成效中的作用,倒逼责任落实,倒逼任务落实。要积极推进试点探索机制。试点探索是推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要尊重基层首创,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创新突破,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寻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门道新路,把点上的成功做法、有益经验上升为推动面上工作的政策制度,不断激发和释放中医药“五种资源”的活力与潜力。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学习领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努力开创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局面,为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编发时有删节)

    本报记者 魏敏整理 本版图片由实习记者 刘甦/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闫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