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信息
编号:13781965
气血双补,首推十全大补丸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8.08.10
     中医里有一个气血双补的名方——十全大补汤。该方最早应用于宋代,清代医家将其改为蜜丸剂,名十全大补丸;当代又陆续研制推出十全大补膏、酒、浓缩丸、片剂、颗粒、口服液等不同剂型。

    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本方“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可见本方确实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

    本方名为“十全大补”,实际指的是方子由十味药物组成。药以补气健脾的名方“四君子汤”,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上用补血活血的“四物汤”,即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再加擅补后天之气的黄芪和善于鼓舞气血生长的肉桂,组成“十补之良方”。

    不过,也有医家认为药名是指“合天地之成数”,如古代医家王好古、喻昌有言:“此方……共得十味,治气血俱虚、阴阳并弱之疾,合天地之成数,故曰‘十全’”。“十”并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代词,没有具体所指,只是代表完美无缺。“十全”二字的出处,最早见于记载先秦职官和各种典章制度的《周礼·医师》,书中曰:“岁终,则稽其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这本是年终考核医师,确定医师俸禄的制度和办法。后来出现“十全十美”的成语,其“十全”为:志、智、勇、度、道、理、礼、义、贤、情全,另有含义。

    今人之所以肯定该方为十全大补,是因为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本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之功,可疗脾胃气虚、运化乏力之疾;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物”本是补血、活血、调经的良方,具有补血而不滞、活瘀而不破的效果。黄芪补气升阳、肉桂温补气血,故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冠气血双补诸方之首。

    现代研究证实,十全大补不同剂型,均有增强免疫、改进和促进造血机能、抗放射损伤、抗肿瘤、抗衰老、调节中枢神经活动、提高机体适应性、促进代谢及强壮等药理作用。多用于抗癌辅助治疗及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等,也可纠正手术后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下垂等病症。《湖南中医杂志》曾报道服“十全大补口服液”,治疗白细胞减少症200例,获得满意效果。也有当代医家用来治疗因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导致的心神不宁、气短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等,获得显著效果。

    服用本药要注意三点:1.感冒患者慎用;2.方中含肉桂,孕妇应慎用;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之物。▲, 百拇医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 刘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