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1969
伏天用好四对“排湿口”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8.08.10
     在家也能做到排湿祛水、增强体质

    伏天用好四对“排湿口”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胡国恒 □博士 王小菊

    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湿度大的日子。三伏天的“伏”指“伏邪”,即“六邪”中的暑邪。暑多挟湿,人易出现发热、烦闷、口渴等暑热症状,常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不成形等湿滞症状。因此,此时调理身体以祛湿为主。人体就自带四对“排湿口”(左右各一),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在家也能做到排湿祛水、增强体质。

    第一对:委中穴。该穴位于膝盖窝正中央,经脉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是膀胱经的排湿口。下午3~5点,膀胱经最活跃,此时刺激委中穴效果最好,可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等。

    按揉方法:1.用两手拇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连做20~40次。3.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顺、逆时针各揉10次。

    第二对: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90度时,肘横纹终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此穴是大肠经的排湿口,经常按揉能清热解表、疏经通络,有助于缓解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腹痛、呕吐等问题。

    按揉方法:1.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穴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与曲池穴相对),拇指和食指同时用力捏揉50下;换左手捏揉右肘穴位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压捏揉左肘曲池穴50下,换左手拇指按压捏揉右侧穴位50下。

    第三对:极泉穴。该穴位于上臂外展,腋窝顶点。经常按揉极泉穴有宽胸理气、通经活络等功效,是心经的排湿口。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胁肋疼痛、肩臂疼痛等病证。

    按揉方法:左手抓住右手胳膊上端,大拇指伸向腋窝,其他四指扣住胳膊,然后大拇指指尖用力按揉极泉穴3分钟,换右手按揉左侧穴位3分钟。

    第四对:阴陵泉。要找到阴陵泉的准确位置,可顺着小腿内侧的胫骨往上捋,直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里就是阴陵泉,左右腿各一。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 所以是补脾利水的要穴。

    按揉方法:将拇指指端放在阴陵泉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分钟,最后点按半分钟,以肌肉出现酸胀为标准,早\u6669各1次,可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肿利水。▲, 百拇医药(胡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