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267
以针带药 推进中医药走好“一带一路”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75期
     中医针灸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影响力,西医传播在我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如何借鉴二者成功经验,推进中医药走进“一带一路”,将中医药带向世界,笔者分析如下。

    中医针灸是中华文化的名片,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

    针灸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薰灼身体的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传统知识与实践。2010年,“中医针灸”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中医针灸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作用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且标志着中医针灸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获得了联合国的国际“通行证”,为中医针灸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传播和应用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有毒副作用,在国际上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医针灸研究和临床运用,约有38万余名针灸工作者,国外的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10万多家,接受过中医药、针灸、推拿或气功治疗的人数已达世界总人口的1/3以上,可见中医针灸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替代医学疗法。

    针灸成功走出去的经验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除了针灸确切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的中外医学交流传播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三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一是中美正式建交的政治氛围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期记者亲身感受针灸后的客观报道,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众和医学界的关注与兴趣。

    二是我国持续的医疗卫生援外,不仅在涉外医疗活动中体现中医药的特色,而且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免费为亚、非、拉的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人才,现在每年来华学习自然科学的留学人员学习中医药学的最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