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80124
脑脊液,颅脑里流动的水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2日 生命时报 2019.08.02
     脑脊液,颅脑里流动的水

    缓冲震动防损伤 清除废物供营养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 雷

    说起“脑子进水”,大家都觉得是一句难听的话,但事实上,人的大脑中还真有水——脑脊液。它可不是普通的水,是人体内有着特殊作用、不断流动更新的“水”。

    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含有无机离子、葡萄糖、蛋白质、某些酶及很少量的细胞。脑脊液相当于保护垫,可缓冲震动分散压力,保护大脑免受外伤损害。另外,脑脊液在供应大脑营养、清除代谢产物、维持大脑渗透压以及调整颅内压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从颅骨到大脑之间存在3层膜,从外到里分别是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称为蛛网膜下腔。大脑内部还存在着4个连通的空腔:左右2个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第四脑室通过正中孔和2个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就在这4个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之中,并在其中流动。

    脑脊液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成人约有150毫升,人体内每日产生总量约为400~500毫升,每6~8小时更新一次。脑脊液是由各脑室内丰富的血管产生的,其中以侧脑室居多(约占95%左右)。脑脊液在经过第三脑室、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大部分被硬脑膜所包裹的静脉窦吸收,再进入血液完成脑脊液循环。

    脑颅骨内相当于一个密闭的容器,营养、年龄、疾病和药物等因素均可影响脑脊液分泌,而其含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容积压力变化,使人产生不适。脑脊液循环中各个通道堵塞均会导致脑脊液过多形成脑积水。若颅脑损伤存在颅底骨折,可引起硬脑膜、蛛网膜撕裂,致使蛛网膜下腔中的脑脊液通过与外界相通的鼻腔、耳道流出,形成鼻漏、耳漏,引起低颅压头痛;此时外界病原也易于通过这些漏口进入颅内导致感染,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若头部外伤后出现经常性鼻、耳流“水”,一定及早就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