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4303
欧洲抗疫压力不小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0日 生命时报 2020.03.20
     群体免疫备受质疑 病床物资极度紧缺

    欧洲抗疫压力不小

    □本报驻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特派、特约记者 韩 硕 强 薇 青 木 姚 蒙

    □本报记者 高 阳 □本报特约记者 辛 斌

    3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欧洲成疫情大流行的震中!”报告的病例和死亡人数,超过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截至3月16日,意大利累计病例24747例;西班牙确诊病例达7844例,成欧洲第二大疫情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疫情也在持续恶化。黑山成为目前唯一未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欧洲国家。“由于防疫是各成员国的内政,欧洲并没有统一的防疫政策。”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传染病研究学者瓦尔朗德向《生命时报》记者表示,这也导致欧洲各国各自为政,防疫措施迥然不同。
, 百拇医药
    英国“群体免疫”遭质疑

    英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持续上升,但3月13日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表示,“约60%的英国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防止其在未来暴发”,这番言论震惊世界。在全球都在为控制新冠病毒传播采取各种措施之际,这种“放任传染”的策略引来潮水般的质疑与批评。针对此举,英国10万人请愿,229名科学家联名批评,到底英国是在科学防控,还是在拿民众的生命冒险?《柳叶刀》主编理查·霍顿呼吁英国拿出支持其做出应对疫情现行决策的证据。世卫组织也对英国提出的“群体免疫”观点表示质疑。

    在帕特里克说出上述内容的前一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讲话中提到,英国民众要做好“自己挚爱的人因病早逝”的准备。而且,随着英国进入防疫行动的新阶段,将不再对出现轻微症状的病人进行检测,这部分人被要求在家隔离,只对病重入院的患者进行病毒检测。帕特里克认为,新冠病毒很可能变成“季节性流感般的存在”,如果绝大多数人感染这种病毒后能建立群体免疫力,那么更多人就会因此受益。“这样我们就能减少传播,同时保护脆弱的群体。”换句话说,就是让病毒在英国缓慢传播,不加阻止,多数人患病后再康复,以达到群体免疫的最终目的。
, 百拇医药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定义,群体免疫即在某种情况下,有足够比例的人群对传染病具有免疫力(通过接种疫苗或先前患有该病),从而令这种传染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形成群体免疫的核心是:需要有足够多的人对某一病毒具有免疫力,而这种免疫力的获得主要靠疫苗免疫和自然免疫。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鲍勇解释,从疫苗免疫来看,确实能起到群体免疫的效果,比如脊髓灰质炎,通过疫苗接种,当免疫率超过60%~70%,基本就形成免疫屏障,其他人感染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这的确存在科学依据。但这都是通过疫苗接种实现的,而目前面对新冠病毒,人类还没有研制出疫苗。英国的“群体免疫”实质上是一种自然免疫,即让多数人依靠天然免疫力对抗病毒,或感染后战胜病毒,从而获得免疫力,形成天然屏障。鲍勇认为,英国的“群体免疫”方式不可取。他说,目前对新冠病毒认识尚不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能“一次感染终生免疫”,现阶段也无法得出“60%感染即可获得群体免疫”的结论。“我们国家在严控时,欧美国家还不太重视,但现在全球大流行,他们已经错过了疫情防控的最佳窗口期。”
, http://www.100md.com
    面对众多质疑,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3月15日接受天空新闻采访时说,“群体免疫并非我们的目标或政策,它只是一个科学概念。我们的目标是保护生命,打败这一病毒。”英国政府还在考虑一项针对70岁以上人群的“隔离保护”计划,希望这一人群可在未来几周内居家自我隔离,减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欧洲多国不做大范围检测

    与英国同样遭到国际社会批评的还有瑞典。3月12日,瑞典政府停止统计确诊病例,也不再对轻症和疑似患者进行检测。该国一名官员表示,已经没有可能阻止新冠疫情在瑞典的传播。该国公共卫生局则称,将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医护人员、已住院患者等高危人群。

    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城”,并关闭了除食品店和药店以外的所有店铺。意大利还在几天内搭建了近300个医疗帐篷,供患者进入医院前先进行初步检查,避免疑似患者与普通患者、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意媒分析,由于前期管控措施松懈,民众防疫意识不够,目前出现了确诊人数激增情况,当感染人数突然超过一定水平时,没有哪个国家能应对如此巨大的就医需求。
, 百拇医药
    虽然法国的应对措施也在不断升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强制性规定,人们依旧可以自由出门逛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这也反映了法国乃至西方国家的社会现实:由于社会结构、法律、公众心态等因素,政府很难推出强制性封城、封国措施,就连个人信息收集都会遇到阻碍。为集中医疗资源救治重症患者,法国医院目前只接受重症感染者,轻症患者由普通科医生诊所负责诊断开药,在家隔离休息治疗。同时,限制新冠肺炎检测的范围与密度,从对感染区域有症状者进行普遍检测,到现在只对送医院救治的重症患者进行检测。

    就连医疗基础强大的德国,至今也是采取“适可而止”的措施。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当前既无疫苗也无特效药,假如此情形一直持续下去,德国最高可能有60%~70%的人口被感染。现在的重点是要争取时间,让德国医疗体系不至于超负荷而崩溃。

    未对疫情做好充足准备

    德国电视一台指出,随着疫情不断恶化,死亡人数持续上升,欧洲人越来越感到恐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欧洲为何未能就新冠肺炎疫情做更好的准备?”为题,发表文章质疑欧洲针对疫情准备不足。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疫情加速蔓延背景下,重灾区欧洲一盘散沙,虽然这个地区有联盟,但没有协调,成员国各自为战。在防控疫情方面,欧洲国家存在不少难点。
, 百拇医药
    各国缺乏协调。由于卫生防疫是欧盟成员国的内政事务,各国都自行其是,一些国家关闭边界,另一些则开放。各国还出现争夺防疫物资事件。3月13日,意大利外交部长迪马约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对中方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并暗示欧洲国家没有表示出同等的协助意愿,缺乏团结精神。德国和法国上周对欧盟委员会示意,无意出口口罩等医疗防护品。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呼吁,欧盟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应加强协调,制定统一的政策。否则,欧盟的疫情会更加严重。而且,欧洲人的防疫意识薄弱,即使疫情迅速扩散,多数人仍不愿戴口罩,希望参加各种活动,这也给病毒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卫生体系不同。《华尔街日报》称,新冠病毒考验欧洲各国各不相同的卫生体系。欧洲由很多国家组成,人们可以自由流动,这让新冠病毒蔓延很容易。随着疫情在欧洲溢出国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也面临考验。让挑战加剧的是,病毒出现在冬末春初,欧洲各国卫生体系本就承受巨大压力。较富裕的成员国多数医疗体系发达,具备应对疫情的更强优势。不过,因为每个国家应对疫情的计划不同,从欧洲层面尚未进行系统评估。
, http://www.100md.com
    病床紧张。面对疫情,充足的物资、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是重要保障。但在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伦巴第大区,重症病床、配套设施以及医护人员都处于紧张状态。该区主席方塔纳发出警告,当地医疗物资告急,需要呼吸机、医生和护士支援,重症监护床位也逼近饱和状态。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德国医院目前共有约2.8万张重症床位,其中2.5万张已被使用。到5月14日,德国将耗尽所有重症床位,目前给出的预计需求量是在现有床位基础上再加1.75万张。

    缺乏医护人员。现在,欧洲各国的医护人员都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许多投入防疫的医护人员抱怨筋疲力尽,缺少良好的轮换安排。尤其在意大利,医务人员正处于崩溃边缘。意大利约有25万名医护人员,一名患者需要4~6名医护人员全副武装陪护,这一系列特殊需求使习惯于以社区全科医生应对老人就医的意大利顿时捉襟见肘,其他国家也有类似困境。由于专门的医护人员不够,现在欧洲各国采取让退休医护人员返岗,并请各大学医学系高年级学生协助的方式予以疏解,军医也进入防疫现场。
, http://www.100md.com
    缺乏防疫物资。现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缺乏防疫物资。前几天,由于德国在海关扣下瑞士的口罩,还引发两国外交危机。目前,德国等国家准备利用军队的传染病床位、医疗器材,投入防疫战中。奥地利政府则加紧在维也纳建设方舱医院,可提供880张床位收治轻症患者。捷克政府采购170万只口罩,以补足医疗物资缺口。

    “现在欧洲突然成为疫情的新中心,给欧洲乃至全球疫情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传染病研究学者瓦尔朗德表示,欧洲防疫情况要看未来6~8周能否遏制。从现在看,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他认为,欧洲应向中国学习。

    对于中国能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将疫情控制住,鲍勇认为原因有四点:第一,我们有制度优势,国家一声令下,全社会动员,联防联控。第二,百姓配合度高,能自觉做到不外出,配合疫情防控。第三,强大的医疗支持,全国已有300多支医疗队、共计4万多人抵达武汉和湖北,共同救助,稳住了人心。第四,全社会支持,这一点西方国家做不到,这也凸显了政府的重要性。▲, http://www.100md.com(韩 硕 强 薇 青 木 姚 蒙 高 阳 王 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