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13783961
糖尿病五种情况适合中医药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4日 生命时报 2020.04.14
     糖尿病五种情况适合中医药治疗

    治疗糖尿病可采取中西医并重的方法,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中医对糖尿病早有论述,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观察显示,以下5种情况应用中医药治疗更适合。

    1.糖尿病前期干预。部分糖耐量受损的患者会长期保持糖耐量异常状态,我国每年约有10%的糖耐量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糖耐量受损虽然不是糖尿病,但同样存在高血糖损害和慢性并发症逐渐发生的可能。这部分人群,应在认真进行饮食管理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调理可有效干预血糖和血脂,将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0%。

    2.治疗轻至中度2型糖尿病。临床上,常可见到轻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不太高的老年患者,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可将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内。

    3.血糖控制良好,但症状不明显者。临床上,有些经过综合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仍存在一些症状,如口干又不想喝水、疲乏无力、体弱多汗等气阴两虚的表现,西医对此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这时可采用益气养阴、填补肝肾、清热利湿等疗法。

    4.协助降血糖,减少西药剂量。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血糖控制好坏密切相关,微血管病变尤其如此。能够降血糖的西药很多,作用机理明确,临床疗效肯定,但许多患者应用后,血糖仍难以达标。究其原因,失眠、便秘、慢性感染、抑郁或焦虑等潜在因素,会促使血糖升高。中医药虽然在直接降低血糖方面作用缓慢,但可通过对血糖难控因素的治疗,达到控制血糖,甚至减少西药用量和种类的目的。

    5.预防和治疗慢性并发症。针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综合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可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我国中西医结合专家祝谌予教授的降糖活血方,经现代研究发展而来,此方由黄芪、玄参、太子参、黄连、苍术、葛根、水蛭、绞股蓝、山药、丹参、冬葵果11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之功,可缓解肢体疼痛、皮肤瘙痒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保护肾脏。▲ (余 霖),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