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访谈
编号:10124736
广泛摄食 适量运动———访周围血管病著名中医崔盛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2日 《健康时报》 2003.01.02
     本报记者 李曼荻

    崔盛业,男,1940年生。原任北京市宣武中医院院长,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委员会委员、疮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理事、皮外五官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包括糖尿病坏疽)、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合并静脉炎等周围血管疾病。

    出诊时间、地点:周二、四、五上午在北京市宣武中医院

    在我采访的诸多中医名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因为家人患病而立志从医的,崔盛业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崔教授最早学的是师范大学的生物专业,上学期间,他的母亲患病不治,哥哥得了尿毒症也没治好,失去亲人的痛楚使得崔教授毅然放弃了攻读半年的学业,转而投学中医。

    受当时国内著名周围血管病专家石晶华的启发,近40年来,崔教授一直致力于周围血管病的研究和治疗。对于周围血管病,人们对它还不甚了解。不过,提到脉管炎,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它就是周围血管病的一种。崔教授说,周围血管病分为动脉炎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类如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合并静脉炎等。临床上易与骨关节病、风湿病相混淆,造成误诊。虽然三者都表现为疼痛,但是有本质差别。比如风湿病,疼痛部位在关节周围,骨关节病(如骨刺)表现为下肢外侧疼痛,脉管炎主要体现在肢体的凉、麻、疼。脉管炎早期,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处跳动减弱或摸不到跳动。

    目前脉管炎有两大趋势,一种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岁以下的人易得。这种病病因尚不清楚,但跟着凉、吸烟(临床发现患者中吸烟人群占有很大比例,且患有此病后不忌烟的治疗效果不好)、外伤(脉管炎属免疫系统疾病,外伤造成淤血易引起免疫方面的问题)、内分泌失调有关。因此,忌烟、避免肢体受凉、避免外伤、不乱服药物(以免造成内分泌失调)是防治的根本。

    另外一种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这种病目前发病率最高,40岁以上的人易得。该病动脉硬化进展速度快,除表现为肢体的凉、麻、疼外,细心的大夫还可以发现间歇性跛行的情况。患病者常常血脂高,所以要注意饮食调节,适量运动。因为血脂高的人往往脾气大,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放松。再有,脂类代谢失调最根本的原因是肝的解毒能力下降,分泌胆汁,消化脂肪减弱,所以要坚持忌烟、忌酒。

    崔教授本人是个自然疗法的倡导者。他提倡广泛的摄食,却不主张药补。他认为应该调动身体的积极因素进行自我调节。如果单纯的依靠药物补充,只会使身体的调节机能退化,养成依赖性。

    对于运动,崔教授的观点是量力而行,不宜过多。他每天晨起喝一杯白开水,然后在屋子里跑半个小时,晚饭后在屋里跑1个小时。

    因为研究周围血管病的缘故,他对自己的血压很在意,饭后也会测一下。并选择吃一些降脂的食物,尤其偏爱菌类和蔬菜。

    崔教授待人非常平和,采访期间,谈话多次被电话打断,他每次都会耐心而迅速地结束通话,接着把问题回答完整。就像一位和他交往过的同事说的:“走近他,会发现他很亲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