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特别关注
编号:10315433
当心,乙脑来了! 302医院姜素椿教授细说乙脑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26日 《健康时报》 2003.06.26
     本报特约记者 黄显斌 唐明山

    近日,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乙脑疫情。广东各地正相继开展乙脑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围绕乙脑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原专家组成员姜素椿教授。

    姜教授指出,乙脑不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它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从1871年首次在日本发现至1934年在日本分离出乙脑病毒,已经过十几次大流行。我国除新疆、西藏少数省市外,全国均有乙脑病例报道。它是世界上流行广、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病死率5%~15%,老年患者病死率甚至可高达50%~70%,病残率在30%左右。随着近年来广泛的疫苗接种以及防治措施的进步,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下降。

    ●传染源、媒介及易感人群乙脑病毒感染通常在动物间传播和流行,在人群中流行前2~4周,往往先在动物间流行,使得大量蚊虫受感染而威胁人类。自然界多种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猪是乙脑最主要传染源。而蚊虫是主要传播媒介,也是本病长期储存宿主之一。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儿童易得,从非疫区新进入疫区的人易得。久住疫区的人不时被带毒的蚊子叮咬,接种了少量“乙脑疫苗”,就像蚊子给打了“预防针”,叫隐性感染,就有了抵抗力,不容易得乙脑。有的老人免疫力低也可得乙脑,并且病情较重。

    ●乙脑的流行特点及症状第一,严格的季节性。除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散在发生,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的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月份。第二,高度的散在性。隐性感染多,临床发病者少。第三,年龄结构变化。本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近年来儿童与成人之比几乎为1∶1,而且老年人发病数逐年增多。

    姜教授指出,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4天。感染乙脑以后,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出现一般呼吸道或呈一过性发热。重者表现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意识障碍甚至呼吸衰竭等。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初热期、极期、恢复期3个阶段。

    ●乙脑的治疗与预防姜教授说,乙脑轻型病例容易恢复,重型发展迅速,治疗应抓住主要矛盾,把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关。要特别强调预防为主,做到无病早防,一旦得了,就要及早住院治疗。

    而预防的关键是抓好灭蚊防蚊、疫苗注射及动物宿主的管理。

    姜教授最后说,乙脑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传染病,但它的病原、传染途径均已清楚,不会像非典一样迅速传染,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染,传染性不如非典那样强,一般不会暴发流行,所以无需恐慌。但少数易感人群要重视预防感染,特别在7~10月进入疫区的旅游者,更应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以防被传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