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服务
编号:10325041
医疗人性化服务论述之六:医疗人性化服务是取信于民的大事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67期
     近些年来,在加强机关作风整顿之后,我们的政府部门形象大为改观,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究其原因,建立“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准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就医疗卫生行业而言,因为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其责任甚为重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战线已故的老一辈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如林巧稚、张孝骞、黄家驷、诸福棠,还有“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等,他们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为人民健康服务,任劳任怨,尽心尽责,涌现出“白求恩奖章”获奖者赵雪芳、方圻、耿士英、郭维淮、南忠、“人民的好医生”潘恩良、张振玉、周礼荣、“模范医学教授”姜泗长、“模范医学专家”吴孟超、“人民防痨专家”王德理、“模范军医”吕士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秀瑛等以及“模范护士”朱瑞雪,还有近年来医疗战线的学习典范吴登云、韦加宁同志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以高尚的风格和品德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以往,我们在医德医风建设、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长抓不懈,但在部分医院却收效甚微。原因何在?关键是没有从全体员工的认识上解决问题,只是把这些至关重要的内容当成应景式的任务,当成活跃气氛搞热闹的活动,走走形式,搞搞过场,最后不了了之。现在,许多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纷纷打出人性化服务这张牌。可在具体实施中,有的医院不知从何下手,有的贪大,认为没有大的投资不足以做好文章,还有的华而不实,搞形式。其实,医院推行人性化服务,既不空洞,也不难操作。医院应在全体员工中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服务作为医院发展生存、增强竞争力的立足之本,把病患者当衣食父母,对病人的关爱要发自于内心,只有牢固树立了这种观念,才能在实际运作中脚踏实地,获取实效。
, 百拇医药
    由于几十年一贯制的“定势思维”,医院似乎成为一个特定的场所,冰冷的建筑物,冰冷的诊治程序;以床号作为病人的代名词,听起来总是那么不入耳;手术室外,家属只能或站或蹲在连张椅子都没有的走廊里,心急如焚;以老年患者居多的心血管病房,厕所里连个助力装置都没有;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杂志,住院病人大部分时间是望着天花板;病人的隐私往往不经意地被医护人员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难事,只要稍加调整,稍加用心即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医疗人性化服务的意识,愿不愿意站在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从点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而在你是否做到位,而到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患者的一个重要砝码。

    我们在进行医疗人性化服务建设时,首先要真正从全体医院员工的认识上解决问题,把人性化服务作为医院每一位员工的必修课程,作为必备素质,作为员工个人求得现有职位和继续发展的考核标准,作为医院能占有现有医疗市场份额和扩大发展领域的重要手段。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起强烈的人性化服务意识,人人主动参与,而且是发自内心情感去做这么件事。医院管理层应该让全体员工接受这个理念和观点:人性化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取信于民的大事,是关系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医院员工生计问题的大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当一个医院的人性化服务特色日益凸显、形成氛围之时,它也就具备了在更大的空间发展的实力和自由。我想,这就是医院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孜孜以求的目标。(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罗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