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335497
儿科疾病(2004.01.29)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5期
     中药治疗儿童早期铅中毒

    儿童铅中毒表示患儿体内铅负荷已经处于有损于健康的危险水平,当今儿童保健的疑难杂症,治疗上颇为棘手。《中医杂志》2003年第10期报道了广州市儿童医院黄援、谭美珍等采用中药治疗儿童早期铅中毒的临床经验。他们共收治了200例患儿,其中男97例,女103例;年龄3~12岁;伴有厌食症状132例,占66%;活动过多98例,占49%;睡眠障碍78例,占39%;烦躁130例,占65%;无伴随症状26例,占13%;有吮手指、咬手指习惯的的有63例,占31.5%。本组患儿的血铅水平Ⅱa级48例,占24%;Ⅱb级95例,占48%;Ⅲ级57例,占28%。治疗方法:全部患儿服用自组中药健脾加味消毒方14天,在实验期间均避免同时使用其它药物,所有病例在服药前后均观察血铅水平及血微量元素水平:用ICPQ-1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血铅浓度(BPb)<0.48μmol/L。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BPb呈动态下降。无效:经1个疗程或以上治疗,症状无改善,BPb无下降。
, 百拇医药
    结果显示:服药前后患儿的血铅含量分别为0.24±0.05μg/ml、0.12±0.03μg/ml,治疗后血铅水平明显低于服药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微量元素锌(Zn)含量分别4.58±1.01μg/ml、4.87±0.63μg/ml,血Zn水平明显高于服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铅中毒分级疗效比较:铅中毒Ⅱ级患儿143例,显效47例,有效8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21%;Ⅲ级患儿57例,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56.6%。表明患儿铅中毒程度越轻,驱铅效果越好。

    人参调脾散治疗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城市儿童尤为多见。中医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参调脾散系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儿科制剂,临床广泛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职之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食呆滞、大便稀溏诸症。该院的蔡炎辉医师等近年来以人参调脾散治疗小儿脾虚厌食症66例,并设西药对照组42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新中医》2003年第35卷第10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并附有病案1
, 百拇医药
    例。

    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人参调脾散,其方由人参、茯苓、山药、莲子、芡实、麦芽、鸡内金、石斛、白术、金锁匙所组成。1~3岁每次3g,3~7岁每次5g,每日3次,温开水调服。对照组服用多酶片每次1片,每天3次;枸橼酸锌片(每片12.5g),2mg﹒kg-1﹒d-1(以锌计),分2~3次服用。2组病例均以14天为1疗程,观察2~3疗程。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药物,指导患儿护理喂养相同。经治疗后,治疗组66例中,治愈36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0%;对照组42例中,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7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蔡炎辉医师等认为,人参调脾散系其所在医院30多年的传统制剂,具有健脾醒脾、淡渗利湿、消食和胃、调和脾胃等功效,用于治疗脾虚厌食、腹泻诸症疗效好。以上临床观察结果亦显示,该药健脾运脾,治疗小儿脾虚厌食症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且无毒副作用。

    黄芪精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学影响
, http://www.100md.com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常见病,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12卷第19期报道了江苏职工医科大学赵丽萍、南京中医药大学殷书梅等医生临床应用黄芪精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他们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黄芪精(南京中医药大学制药厂生产),用法:3岁以下每次用5ml,3~6岁每次用7.5ml,6~12岁每次用10ml,日3次口服,连服2个月为1疗程。在口服黄芪精期间如发生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对照组每次发病用抗感染及对症等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免疫调节剂。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变化情况。疗效标准:显效:6个月内发病不超过1次。有效:发病次数减少,或发病病情减轻,疗程缩短。无效:发病次数、病程无变化。

    结果显示:本组127例患者,显效73例,有效3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5.82%;对照组76例,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42.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本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或P<0.05),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 http://www.100md.com
    赵丽萍、殷书梅医生指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虚实夹杂证,肺气亏虚为其本,外感风邪为其标,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则易被邪侵而发病。黄芪精以黄芪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现代药理证明,黄芪含有氨基酸、黄芪多糖、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引起儿童慢性顽固性咳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名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哮喘,浙江省青春医院的褚东宁医师近年来采用《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较好效果,并在《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13卷第10期中作了报道。

    对该院收治的CVA患儿采用麦门冬汤进行治疗。其基本方由麦门冬、姜半夏、太子参、甘草、薏苡仁、红枣所组成,在治疗中随症加减。每日1剂,早晚分服,1周为1个疗程。经治疗后,34例患儿中,显效15例,服药1个疗程内刺激性咳嗽基本消失;有效16例,服药2个疗程刺激性咳嗽基本消失;无效3例,服药2个疗程后刺激性咳嗽无明显缓解,总有效率达91.2%。
, http://www.100md.com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求因以肺热气逆为主,与痰阻气闭所致的病因病机不尽相同。以咳辨证属热咳,以痰辨证属燥痰。久咳伤阴,加之小儿稚阴之体,肝常有余,用药不慎则“重亡津液”,以致燥热内生,木火刑金,肺失清肃,气机逆乱,肝风内动。病机以阴虚内热为本,风动气逆为标。《金匮要略》中曰:“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据此,褚东宁医师等审因论治而用其方,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观察

    婴幼儿哮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易反复发作,若不能有效控制日后将发展为典型儿童支气管炎。引起婴幼儿哮喘的原因很多,呼吸道感染是诱发或加剧支气管高反应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病毒感染占90%,因此加强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显得尤其重要,而目前西药对病毒的控制效果不甚理想。《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12卷第17期报道了广东江门市人民医院邓国权、管静等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婴幼儿哮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首先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用基础治疗: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供给易消化富营养食物及适量液体,保持呼吸道通畅,化痰,缺氧严重者吸氧。特殊治疗:酌情使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全身应用激素3~5日,口服舒喘灵片;氨茶碱,口服或静滴;口服H1受体拮抗剂酮替芬;维生素K1,日5~10mg,静滴,3~5日为1个疗程。治疗Ⅰ组并用中药,治以宣肺涤痰通腑,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中医辨证分为两型,偏寒型用基本方,药物组成:麻黄5g,细辛1.5g,石膏10g,法半夏6g,射干4g,川贝粉4g(后下),炒莱菔子6g,栝楼仁10g,白芥子6g,生姜2片,炙甘草3g。偏热型用基本方,药物组成:麻黄5g,杏仁6g,石膏15g,川贝粉(后下)4g,栝楼仁10g,天竺黄8g,法半夏8g,桑白皮6g,生大黄5g,甘草3g。临床可随证加入干姜、苏叶、苏子、葶苈子、栝楼皮、黄芩、蝉蜕、牛蒡子、地龙等。随症加减:病情缓解期肺气虚、卫表不固、易于外感者适当用玉屏风散、补肺汤等;脾胃虚弱健运失职者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肾气虚失摄纳者用金匮肾气丸、参蛤散等。用法:日1剂分3~4次服。治疗Ⅱ组在治疗Ⅰ组基础上加用0.5%喘乐宁雾化溶液,0.01~0.04ml/(kg·每次),普米克·令舒每次0.5mg,超声雾化吸入。缓解期用普米克或辅舒酮经吸入器吸入,间隙期轻度发作时用吸入喘乐宁气雾剂,坚持1年以上。对照组加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日2次。

    结果显示:症状体征缓解日数比较:治疗Ⅰ组53例,治疗Ⅱ组35例,对照组40例,治疗Ⅰ组、Ⅱ组症状体征(咳嗽、气喘、喘鸣音)缓解日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Ⅱ组症状体征(咳嗽、气喘、喘鸣音)缓解日数明显短于治疗Ⅰ组(P<0.05)。三组随访结果:对照组3例,治疗Ⅰ组8例,治疗Ⅱ组3例发展成儿童哮喘,治疗Ⅱ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Ⅰ组(P<0.05)和对照组(P<0.0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细辛、石膏、射干、半夏、川贝、葶苈子、黄芩、地龙等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该疗法对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快速阻断作用,是目前婴幼儿哮喘病因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