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43836
当心“输液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90期
     目前,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输液的应用日益广泛。不过,不要动辄就输液,能不输液的尽量不输液也是用药的一个原则。大量输液一是不利于机体调动免疫系统,二是不溶性微粒进入肌体会造成很大危害。因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输液病”。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已被世界医药界人士所重视,世界大多数国家药典对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及粒径大小都做了限量要求。可见,输液滥用不得!

    1.不溶性微粒造成肺部肉芽肿。不溶性微粒通过静脉输液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随之进入右心室,再由肺动脉进入肺部微循环。在此过程中,由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一部分微粒被吞噬掉,而另一部分微粒则被吞噬细胞包围。吞噬细胞的直径约为20μm,这使得被包围的微粒的体积大大增加,而微循环毛细血管的管径仅为8μm,所以微粒很难通过肺部微循环,因而便形成肺部肉芽肿。若大量不溶性微粒进入体内,由于大量吞噬细胞的包围,可引起广泛性肺组织肉芽肿。据统计,有人用40L液体,体肺标本组织检查,有5000个以上肉芽肿。还有报道提出,不溶性微粒可能是导致肿瘤和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2.动脉系统的微粒造成血管栓塞。由于吞噬细胞数量有限,故而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微粒呈游离状态。在肺部进行微循环交换时,一部分微粒可通过微循环中间微动脉直接进入肺静脉,再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并由主动脉进入全身各组织。在此过程中,同样有一部分微粒仍呈游离状态,有一部分被吞噬细胞继续包围,形成更大的微粒。动脉系统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可随血液循环途径,引起不同部位和组织的血管栓塞或肉芽肿。不溶性微粒若引起脑血管栓塞,可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若引起眼底血管栓塞,可引起眼底血管缺血,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若引起冠状动脉栓塞,可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疾病。若引起肾动脉栓塞,可引起肾组织缺血,从而引起肾性高血压。不溶性微粒进入体内,还可导致不同部位的结石,如肾结石、胆结石等。

    3.不溶性微粒进入体内可引起过敏样和热原样反应。, 百拇医药(季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