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专题 > 热点 > 备战考试
编号:10379679
如何尽快摆脱高考焦虑的阴影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38期
     一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我正在心理咨询室值班,高三学生王芳轻轻地敲开了心理咨询室的门,向我诉说了她心中的烦恼。她说越临近高考,越心里紧张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特差。

    在同王芳的交谈中,我了解到,王芳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即使考试偶尔失误,也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王芳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个多月以来出现了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等现象,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堪,她动辄就想发脾气,总想大哭一场。

    考试焦虑症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因与个体的个性、抱负、经历、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多数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造成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疏导和对症训练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百拇医药
    一、考前紧张不必太在意。应该认识到高考前出现紧张是很正常的,当人面对一些重大的或紧急的事件时会很自然地出现应激状态,这是一种正常反应,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起比平常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智慧去战胜它,所以对待考前出现的轻中度的紧张心理不必过分注意,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端正动机,改变认知。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常常绝对化,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顶,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因此,要帮助考生改变对考试焦虑的错误认知,使他们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为什么在同样的迎考中,大多数学生没有出现考试焦虑,应改变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放下包袱,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大多数考试焦虑者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考生要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这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要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地制定复习计划,不可打“疲劳战”。学习之余,要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当感到压力大或身体疲劳的时候,有必要调整一下学习的节奏,听听音乐,散散步,不要一味地消磨时间,反而会使心情急躁,事倍功半。应保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对消除疲劳和紧张有好处。

    四、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放松训练针对的是焦虑时产生的躯体紧张状态,通过全身肌肉的放松,达到精神放松的作用。基本要点是,依次先收紧再放松全身各部位肌肉,体会放松的感觉,每日坚持练习,最后做到可以随心所欲,随时放松。这样,感到紧张时,可以立刻进行放松练习,达到全身放松。

    通过上述措施,大多数考试焦虑者是能够尽快摆脱高考焦虑的阴影的。对少数严重者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或配合药物治疗,有的要进行长期训练。由于考试焦虑发生率很高,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和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树立正确的应试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百拇医药(季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