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3期
编号:10392592
淀粉酶检测对恶性胸水诊断价值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3期
     【摘要】 目的 为寻求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对良恶性胸水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生化分析技术以及电化学发光技术对已确诊为恶性胸水组47例,良性胸水组45例进行淀粉酶(AMY)与CA125、CA199、CEA平行对照检测,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恶性胸水组AMY(P<0.001)极显著地高于良性胸水组。结论 提示对胸水进行AMY检测作为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淀粉酶 肿瘤标志物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3-3206-02 随着胸腔积液恶性病例比重逐年增加,近年来富含淀粉酶的胸腔积液(ARPE)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监控等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1]。我们对胸腔积液淀粉酶进行恶性胸水的价值做了实验室平行检测,同时用肿瘤标志物作了对照性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医院门诊或住院病人经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诊断的病例92例,男51例,女41例,年龄28~87岁。其中非肿瘤的良性胸水45例(结核胸水30例,胰腺炎、肝硬化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胸水各2例,其他9例),恶性胸水47例(肺腺癌37例,肺磷癌3例,转移性肺癌7例)。

    1.2 仪器与试剂 Olympus auto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Elecsys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Roche公司,瑞士)。淀粉酶试剂药盒(北京朗道公司),CA125、CA199及CEA试剂药盒均来自瑞士Roche公司。

    1.3 操作与检测 胸部X线初步诊断有胸水者作胸腔穿刺抽液,胸水标本经离心(3000r/min)10min后取上清液低温保存备检,其余胸水送脱落细胞学检查及常规、生化检查,然后严格按淀粉酶、CA 125 、CA 199 、CEA试剂药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胸水蛋白(Alb)用溴甲酚绿试剂检测。各结果单位以Alb来表示(即淀粉酶U/L.Alb;CA125、CA199是U/ml.Alb;CEA是ng/ml、Alb)。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ˉx±s表示其分布水平,组间水平采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胸腔积液中淀粉酶的分布水平与脱落细胞学最后诊断将胸腔积液分为良、恶性胸水。两组胸腔积液中淀粉酶与各肿瘤标志物的分布水平见表1。淀粉酶以良性疾病组胸腔积液的ˉx±s(即淀粉酶≥600U/L/Alb)作为判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界线[1]。AMY、CA125、CA199、CEA诊断恶性胸水的流行病学分析见表2。

    表1 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淀粉酶与各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分布 (略)

    表2 AMY、CA125、CA199、CEA诊断恶性胸水的流行病学分析 (略)

    3 讨论

    胸水在临床上是良恶性患者常见的胸腔标本。当肺癌或胸腔邻近组织累及心包,使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静脉压升高,从而使大量的淀粉酶由淋巴管或胸导管进入胸水;而这些癌组织可直接产生代谢,一些肿瘤糖链抗原进入胸水,使胸水中淀粉酶、肿瘤糖链抗原含量增多成为恶性胸水。胸腔积液患者中有7.9%为ARPE,原发肿瘤通常不在胰腺[2]。而ARPE患者中有51%为恶性胸腔积液,另外49%为良性胸腔积液,来源于结核、胰腺炎和肝硬化。结合本文的临床资料,ARPE最常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而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而腺癌是ARPE最常见的组织类型[1]。从表1中得知,恶性胸水组中淀粉酶(P<0.001),极显著地高于良性胸水。CA125、CA199、CEA的含量也明显高于良性胸水组(P<0.01),但由于两组之间常有交叉,故这些标志物的任何一种含量的升高,均不能以此作为恶性胸腔积 液诊断的依据。胸水为特殊样本,应考虑浓缩因素。本文选用Alb为浓缩参比,使实验结果更有可比性,提高诊断的效率。
, http://www.100md.com
    由表2得知,对于恶性胸腔积液,胸水AMY和CA125检测敏感性最高、阳性预测值好,AMY阴性预测值最好;而特异性方面AMY仅次于CA125,这与实验室间的两种不同测试方法是否有关,有待商榷。AMY与肿瘤标志物在胸水检测中都与实际诊断有较理想的符合率。我们认为AMY作为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辅助手段,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安全、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不失为一种较可靠和有效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Villena.Chest,2002,121,470.

    2 崔祥王赛,王鸣岐,萨腾三.实用肺脏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 社,1991,540-541.

    作者单位:610015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 小 川), 百拇医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