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4期
编号:10392935
鼻源性肿瘤的眼部并发症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4-3240-02

    鼻源性肿瘤发病部位深在,症状隐袭,早期多为病人及医生忽视。由于毗邻关系密切,常向眼部侵犯。引起眼部一系列表现,有的甚至为病人的首发症状而被眼科误诊。本文报告我院5年来收治的鼻源性肿瘤眼部并发症者12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年来(1998~2003年)共收治鼻源性肿瘤26例,有眼部症状者12例,占46%。原发病病程3个月~2年,眼部症状出现时间1个月~2年。4例首诊以眼科症状就诊。单侧眼受累11例,双侧眼受累1例。男9例,女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8岁,平均37.1岁。

    1.2 眼部情况 单眼突出6例,眼球活动受限2例,内眦包块3例,眼胀痛3例,泪溢者5例,视力下降者3例,眼底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1.3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均显示副鼻窦密度增高改变,鼻腔、副鼻窦扩大及骨破坏。无眶骨异常改变。眼科B超检查:球后脂肪垫扩大6例,内直肌增粗4例,余2例无明显改变。CT检查结果:4例均有清楚显示,鼻窦新生物及其不同程度的压迫或侵犯眶内容物和视神经。

    1.4 肿瘤的性质与原发部位 良性8例,其中额筛窦粘液囊肿2例,颌筛窦海绵状血管瘤4例,额、筛窦骨瘤各1例。恶性肿瘤4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2例,颌筛窦癌2例。原发于上颌窦8例,筛窦3例,额窦1例。

    2 讨论

    2.1 解剖特点 鼻咽腔、副鼻窦与眼眶密切毗邻,二者之间仅有薄层骨板相隔,且有神经血管沟通。因此鼻咽腔及副鼻窦的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常常侵犯眼眶而引起眼球突出等眼部的症状和体征。其侵犯的途径有:(1)经副鼻窦破坏眼眶壁直接蔓延至眶内;(2)经蝶窦或颅底破裂孔侵犯中颅窝、海绵窦而后经眶上裂侵入眶尖部;(3)侵犯翼鄂窝经眶下裂入眶内。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邻近上颌窦内侧壁,上颌窦肿瘤易压迫或侵犯鼻泪管引起泪溢。鼻窦肿瘤易压迫或侵犯眶尖部和视神经,视力损害严重,鼻部症状常不明显。

    2.2 眼球突出和移位 单眼突出为鼻窦肿瘤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宋国祥报告鼻窦肿瘤引起的单眼突出占11.43%。额、筛窦肿瘤眼球突出明显,常为早期就诊的症状。 额窦肿瘤常使眼球向下外移位,蝶窦肿瘤向前扩展时压迫眶尖使眼球向前突出,筛窦肿瘤使眼球向外上移位,上额窦肿瘤致眼球向上移位。注意观察眼球突出和移位情况,有助于寻找肿瘤的原发部位。

    2.3 诊治问题 额、筛窦肿瘤往往以眼部症状就诊,表现为单眼突出。另外内眦骨性包块或内眦至鼻梁距离增宽也是其有价值的体征。因鼻窦位置较深,容易先出现眼部症状。一般原发病的症状有鼻塞、鼻衄或疼痛。所以首诊有眼科症状,如单眼突出、移位及视力突然下降者应常规鼻科检查或X线查鼻窦,以减少首诊眼科的误诊。对于早期及良性肿瘤,一般主张手术治疗,有眼眶侵犯的应尽量解除对眶内容物及视神经的压迫。

    参考文献

    1 宋国祥.中华眼科杂志,1978,14:30.

    作者单位:250300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眼科

    (编辑曲 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