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4712
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6-0809-01

    2000年~2002年我们应用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8例胫骨骨折,经过1年随访,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32~68岁,均为交通事故伤,且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

    1.2 治疗 所有患者在行急诊清创,处理软组织损伤的同时行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并于1、3、5、7、10周拍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每周针眼换药1次,所有患者均在8~10周拆除外固定架,以后每月复查1次,直至骨折愈合。

    2 结果

    所有骨折均在1年内愈合,未见各种骨折并发症,根据患肢膝踝关节的运动范围,下肢是否短缩,步态及是否能够从事伤前的工作及X线片,评定结果优6例,良2例。

    3 讨论

    3.1 适应证 一切适用内固定的胫骨干骨折均适用于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尤其对于合并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开放骨折,以及不适用内固定的各类骨折患者。

    3.2 设计的合理性 半环形外固定架通过两根克氏针、两根带螺纹的纵杆及可连于其上的两个半环形框组成,是一个非常牢固的几何体,通过调节半环形框间距离对骨折端进行延长或压缩,通过调节锁针器在半环形柜上的滑动来控制克氏针的旋转。所以对远折段的旋转及骨干长度有较好的控制。同时通过锁针器上垫圈的应用来调整骨折端的侧方倾斜移位。

    3.3 生物力学固定原理 类似于带锁髓内钉通过骨干的中轴线固定,通过调节半环形外固定架固定两端克氏针的压力而产生中轴线固定,所受弯曲应力几乎为零,骨折端均匀地承受轴向压力,避免剪、折、扭等有害应力,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应力遮挡作用,因此骨折愈合率高。

    3.4 本术式适合微创手术的要求 与各种内固定相比,有如下优点:①穿针简单,手术创伤小,避免了伤口的扩大。②避免了内固定复位和固定时产生的周围组织损伤。③不剥离骨膜,保护了骨折端及骨折片的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④便于伤口换药、观察、护理及组织重建和修复治疗,有利于肢体组织修复。⑤患肢可以早期开始关节活动锻炼,便于病人行走锻炼。

    3.4 应用前景 半环形外固定架设计合理,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损伤小,便于开放性骨折创面换药且对骨折端血运损伤小,住院周期短,治疗费用低,免除二次手术,允许患肢早期功能练习及负重,缩短骨折治疗时间,肢体功能恢复快,符合现代骨折治疗的BO理念,为临床上治疗胫骨骨折尤其复杂胫骨骨折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