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395058
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7-1103-02

    我科2002年1~12月对20例直肠癌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减少病人抑郁,恐惧心理,从而顺利度过手术后自我形象改变心理障碍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0例,均是直肠肿瘤距肛门6~7cm以内,需要作永久的结肠造口。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8~78岁。病人术前都有恐惧、焦虑、担心肠造口影响自我形象。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由于将正常粪便出口移置腹部意味着身体形象上的明显改变,自认为从此成为残疾人,充满极度的恐惧和绝望感 [1] 。和蔼的态度对待病人,鼓励病人说出有关肠造口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矛盾,针对病人的想法给予心理支持和开导;存在问题给予解决。邀请行结肠造口术后康复者进行现身说法,让病人了解到行了结肠造口术后,身体康复后仍可以正常工作、社交、运动、娱乐等。向病人说明肠造口的必要性,肠造口的基本知识,术后肠造口的位置及所用材料。肠造口引起的不习惯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
, 百拇医药
    术前向配偶或其他家属说明结肠造口的重要性。病人因需要行结肠造口,自我形象改变,情绪不良,家属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多给予病人爱和关心。

    2.2 术后护理 病人术后情绪低落,关心病人,耐心地听病人诉说,鼓励病人说出肠造口对自我形象改变的内心感受及要求,针对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开导和解决,让不良情绪得以发泄。鼓励病人:应对是用以改变情境的一种行为,简单地讲,当你处于可控、可变化的情境时,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应对方式比较合适,当你处于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时,以调整情绪为主要目的的应对方式则是较好的选择 [4] 。每次进行治疗操作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家属联合给予鼓励和支持。

    每次进行肠造口护理时,尽量做到无异味、不漏粪便。房间内有其他病人时用屏风遮挡病人,让病人感觉到自我形象不被破坏。对肠造口护理操作过程耐心反复讲解,让病人掌握操作并鼓励病人自己操作。

, 百拇医药     3 结果

    通过采取了上述措施有15例病人能摆脱自我形象改变对情绪的影响,积极配合治疗;有3例来自农村病人仍担心以后被他人议论,但心理状态比术前改善了很多;其他2例病人也逐渐接受现实。总之,男性病人接受结肠造口比女性快;年纪轻、文化水平高的病人接受快,来自农村病人接受较慢,仍有少许抑郁心理。

    4 体会

    直肠癌是指齿线至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肿,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也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至为重要的一类。直肠癌因其位置较浅而易于诊断;但与肛门括约肌接近,因而不易彻底根治,局部复发率高。癌肿距肛门6~7cm以内,手术时不能保留肛门括约肌而需做永久性结肠 造口。50%~60%的直肠癌病人需做结肠造口术,我国每 年增加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约10万 [3] 。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造成心理应激反应 [4] 。术后永久的结肠造口的存在,病人感觉自我形象发生改变。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改变正常排便习惯,使自我形象发生改变,对患者的肉体和精神上均是很大的打击。一个护士应该预料到,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出现悲观、失望和焦虑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5] 。护士应始终如一地保持关心、同情、支持态度对待病人,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开导,指导病人的行为,教会其卫生知识。让病人感觉到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结肠造口所带来心理上的影响也就解决了,从而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顺利, 百拇医药(吴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