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3期
编号:10400150
氯胺酮对黑种族人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黑人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ASAⅠ~Ⅱ级足月待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足月顺产组(C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氯胺酮麻醉组(K组),每组各60例,分别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氯胺酮麻醉组(K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足月顺产组(C组)。结论 氯胺酮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对新生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慎用于剖宫产术。

    关键词 氯胺酮 Apgar评分 剖宫产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3-1990-02 为观察氯胺酮对黑人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笔者在援助圭亚那期间对当地120例需行剖宫产的黑人足月待产妇分别实施了氯胺酮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并与相应数量的足月顺产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空腹、无妊高征、无先兆子痫、无精神病的黑人足月待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三组:足月顺产组(C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氯胺酮麻醉组(K组),每组各60例。

    1.2 方法 180例待产妇于入室后常规开放肘正中静脉,输入复方乳酸钠液10ml·kg -1 ·h -1 ,予鼻导管吸氧;E、K二组待产妇于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阿托品0.5mg,C组于入产房前半小时单独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K组以氯胺酮1.5mg/kg(30s内注完)、司可林100m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即嘱术者开始手术,同时给予万可松4mg静脉注射,待胎儿娩出后以50%的笑气(N 2 O)维持麻醉;E组采用硬膜外阻滞,经L 1~2 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4cm,选择2%利多卡因为麻醉剂,控制麻醉平面达T 9 ~S 5 。C组为对照组,均为足月顺产妇。所有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低于7分者,均通过脐静脉给予碳酸氢钠。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术中以芬兰产DATEX监护仪连续监测产妇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KG)、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 2 ),并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见表1。三组产妇病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均平稳正常,无统计学差异(表略)。

    表1 三组待产妇一般资料 (ˉx±s) 注:组间比较P>0.05

    2.2 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变化 结果见表2。K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C组和E组(P<0.05),经正确处理后K组新生儿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均可达9分以上;E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稍高于C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新生儿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均高于9分,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表2 三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 (ˉx±s)注:与出生后1min比较 ˇ P<0.05,与C组比较 # P<0.05,与E组比较, Δ P<0.05

    3 讨论

    氯胺酮是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主要是抑制内侧髓状网状结构与丘脑内侧核内感受伤害刺激的细胞,阻断脊髓网状束内与痛觉有关的传入信号而不影响脊髓丘脑传导,兴奋边缘系统,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氯胺酮有高度脂溶性,注后60~90s能迅速通过胎盘屏障,可使新生儿呼吸受抑制,尤>2mg/kg时 [1] 。我们采用15mg/kg氯胺酮麻醉诱导,新生儿出后生1min Apgar评分明显下降,表明胎儿存在宫内抑制。这说明即使氯胺酮的用量低于2mg/kg,其对胎儿的呼吸抑制也不容忽视。因此,新生儿出生后的及时处理显得尤其重要。氯胺酮可使肺的顺应性增加,呼吸道阻力降低,并能使支气管痉挛缓解,而咽喉部保护性反射一般不消失,舌后坠与喉痉挛较少发生,所以能保持呼吸道通畅,但它可使唾液腺和支气管粘膜腺分泌增多,因此要及时清除新生儿呼吸道异物,适量碳酸氢钠和纳洛酮的给予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
, 百拇医药
    硬膜外阻滞可增加脐血流而不增加脐血管阻力,对胎儿血供是有利的 [2] 。但近年来以Apgar评分法为主要依据评价多种麻醉方法对新生儿的影响,多数认为脊麻、硬膜外阻滞与全麻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3] 。我们的临床观察显示E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但E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明显优于K组(P<0.05),表明硬膜外阻滞与以氯胺酮为主的全麻对新生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总之,我们认为氯胺酮可明显降低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新生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慎用于剖宫产手术,如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要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卫,许靖.硬膜外辅用氯胺酮在剖宫术中的应用体会.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4:234-235.

    2 潘贤必,潘宁玲,王红,等.硬膜外阻滞对剖宫产胎儿脐血流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6:332-334.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08-809.

    作者单位:2150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麻醉科

    (编辑小 川), http://www.100md.com(苏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