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3期
编号:10400198
尿液分析仪检测假阴性因素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3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3-2033-01

    尿液分析仪的普及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但在检验中往往出现假阴性情况。为此,我们针对500例尿干化学全阴性标本采用显微镜作沉渣加以比较,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在2h内检测完毕。

    1.2 仪器 桂林MA—4210型尿自动分析仪及配套试纸带。

    1.3 方法 严格按常规操作,取全阴性标本5ml。以2000r/min离心,3~5min留取0.25ml沉渣镜检。

    2 结果

    在500例尿液标本全阴性的结果中,尿沉渣镜检白细胞阳性率达2.9%,颗粒管型阳性率达1.2%,红细胞阳性率达0.5%。

    3 讨论

    由于试纸带在日常工作中易受尿液标本中化学成分的 干扰,所以,应该将试纸带与手工操作相结合,对于化学全阴性标本应采用显微镜检查,以免漏检。

    在白细胞镜检阳性标本中,多数病例为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肠炎患者。分析仪只能测中性粒细胞中的酯酶,不与淋巴细胞反应。当淋巴细胞尿或尿中含有大剂量头孢菌素或庆大霉素等药物时,可使结果出现假阴性 [1]

    笔者对镜检颗粒管型的标本,采用加热醋酸法进行对照,均发现呈不同程度尿蛋白阳性反应。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的患者,尿液干化学法测蛋白会产生假阴性结果,以上颗粒管型阳性标本多来自急、慢性肾炎患者,大多应用过青霉素治疗。此外,干化学法测尿蛋白,其球蛋白的敏感性仅是白蛋白的1/100,此也是造成尿蛋白假阴性原因之一。

    红细胞镜检阳性患者,3例为肾绞痛,疑为临床维生素C用药干扰隐血测定所致。2例为肾结石患者,红细胞数均低于5/#P。

    参考文献

    1 李卫滨.尿液分析仪假阴性的问题分析.临床检验杂志,2001,18(1):51.

    作者单位:161441黑龙江省九三局中心医院

    (编辑李年令), 百拇医药(李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