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8期
编号:10403035
1500例15~20岁乙肝标志物检出模式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8-2729-02

    乙肝是世界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报告,但发病率各区、各民族差异显著,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是高发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们对1500例15~20岁年龄段学生进行体检检查,发现41例HBsAg(+),监测两对半,检测出乙肝标志物7种模式进行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是15~20岁年龄段学生1500例,男1018例,女482例,本实验室按ELISA法测定。

    1.2 方法 由肘部静脉采血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上海美国雷杜RT-2100C酶联免疫检测仪、美国雷杜RT-2600C洗板机。所有操作均按说明书进行,对阳性标本均进行二次以上复查后证实。
, 百拇医药
    2 结果

    1500例HBsAg(+)有41例。对HBsAg(+)进行两对半监测,结果见表1。

    表1 HBV标志物的7种阳性模式结果

    表2 HBV标志物的5种阳性模式结果

    从我科免疫实验室随机抽出两对半标本100例,在100例当中有52例表面抗原阳性,HBV标志物有5种模式表现,见表2。从表2五种模式来看,大三阳占23.0%,小三阳占46.2%,HBsAg(+)占11.5%,HBsAg(+)、抗HBs(+)占0.38%,HBsAg(+)、抗HBc(+)占0.15%。从以上模式结果分析,大小三阳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占69.2%。在健 康体检中1500例当中41例HBsAg(+)大小三阳占73.2%,健康体检占阳性率比本实验室监测两对半标本还高4%,这说明了农村青壮年感染率高,更加说明农村保健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 [1] ,人类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肝癌的发生率每年10~100万。80%的肝癌患者有HBV感染的证据,因此HBV与HCC的关系颇受重视。本病已成为威协人类健康的世界传染病。

    本文1500例15~20岁年龄段学生中发现41例HBsAg(+),两对半监测结果有7种模式,第一种模式HBsAg(+),HBeAg(+),抗HBc(+)23例,占56.1%,临床俗称大三阳。该文41例HBsAg阳性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测指标均属于正常范围。无慢性肝病史,目前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农村青壮年乙肝发病及流行的情况进行比较,只能限于本实验室健康体检农村青壮年中发现的41例HBsAg阳性,对7种模式以及大小三阳占的比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临床分析 [1] 第一种模式为(1)急性、慢性乙型肝炎;(2)提示HBV复制;(3)传染性很强。第二种模式为HBsAg(+),抗HBe(+),抗HBC(+)7例,占17.1%,临床分析(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4)长期持续易癌变。第三种模式为HBsAg(+),抗HBC(+)4例,占0.97%,临床分析(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第四种模式为HBsAg(+),抗HBs(+),临床分析(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第五种模式为HBsAg(+),1例占0.24%,临床分析(1)急性HBV感染早期;(2)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第六种模式为HBsAg(+), 抗HBe(+),2例占0.48%,临床分析为(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易发生基因整合;(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第七种模式为HBsAg(+),HBeAg(+),抗HBe(+),抗HBc(+)2例,占0.48%,临床分析(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结果提示大三阳、小三阳发病率高。
, http://www.100md.com
    众所周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出现大三阳、小三阳,其后果通常都较为严重,而如何有效地阻断疾病的传播,预防乙肝的发生,确保广大青壮年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大计。我院检查的1500例15~20岁年龄段学生95%来自贵州农村地区。对HBsAg者,两对半有7种模式,其中大小三阳占73.2%,本实验室监测的两对半的标本五种模式的大小三阳占69.2%。因此,农村地区乙肝的预防工作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能只重城市,而忽视了农村的预防保健工作。由于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生活及卫生条件较差,为了有效地预防乙肝的传播及发生会碰到很多困难,但从长远考虑,从人民群众的健康及国家建设考虑,大面积接种乙肝疫苗是首先应该实施的预防方略,只有这样,经过几十年才能见到预防乙型肝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馨岳.病毒性肝炎标志与ELISA.上海:上海长江生物服务部及重庆试剂服务中心出版,1986,1.

    作者单位:550002贵州贵阳总后第八职工医院

    (编辑曲 全), 百拇医药(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