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8期
编号:10403048
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血透患者内瘘血栓形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8-2735-02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因此而影响血液透析治疗,一般需要重新进行血管吻合术。我院近2年对16例内瘘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慢性肾衰并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8岁。平均透析时间为34个月(1~130个月)。内瘘使用时间为0.5~64个月,平均为8.4个月。血管内瘘吻合方式为前臂的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14例为钛轮钉吻合,2例为血管缝合。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7例透析低血压,4例透析内瘘局部压迫时间过长,1例血管狭窄,1例血栓性静脉炎,3例原因不明。临床表现:触及不到内瘘血管震颤,听诊血管杂音消失。血栓形成时间25.4±13.5h(8~48h)。患者均行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为内瘘血栓形成。

    1.2 溶栓方法 使用尿激酶10~50万U尿激酶,平均(20.5±12.4)万U,以生理盐水8ml稀释后,于血栓形成前动脉端上方2~3.5cm处进针,向血栓方向注入药物,2min内注完,注入后用手指轻轻按摩血栓形成处。每隔10min触诊或听诊内瘘情况。溶通后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4100U/d皮下注射,连用2~5天。

    2 结果

    12例血管再通,血管震颤和血管杂音恢复。行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通畅良好,成功率为75%。溶通时间10~200min,平均66~150min。无效4例,无效者中3例为内瘘闭合36h以上,1例为内瘘闭合24h。副作用:皮下瘀血2例,溶栓穿刺点渗血4例,无其它副作用。

    3 讨论

    尿激酶是由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系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特异裂解血浆中纤溶酶的肽键,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因此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是一种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避免造成血管废弃,以及再次行血管吻合术的痛苦。对于内瘘血栓形成早期的患者均可考虑使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但血栓形成时间超过48h者,效果不佳。对于有出血倾向,严重高血压患者均属绝对禁忌证。溶栓期间进行血液透析时要注意减少肝素用量,避免造成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血 透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的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单位:300142天津解放军第254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陶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