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419934
医药快讯(2004.06.2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63期
     科学家研究用人造染色体治疗遗传疾病

    在细胞里添加一整条“定制”的人造染色体,可望成为用基因技术治疗遗传疾病的一种新做法。加拿大一家公司用小鼠进行的初步试验表明,人造染色体的确能使所需的基因发挥作用。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片段,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的,用完好无损的基因取代有缺陷的基因,可治疗疾病。以前基因疗法的普遍做法是,以无害的病毒为载体,将所需基因运送到患者细胞染色体需要修补的地方。但病毒的“载货量”太小,只能运送一两个小基因,而许多疾病需要修补多个基因才可能治好。要让病毒在准确的地点“卸货”也很不容易,有时候病毒携带的基因会落到染色体上错误的地方,导致癌症。

    于19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现在世界各地已有一些研究小组在尝试新方法,通过添加整条染色体而不是替换单个基因来治病。加拿大染色体分子系统公司的科学家说,他们以正常小鼠的染色体关键“零件”为基础,制造出了人造染色体。它能像正常染色体那样分裂和遗传,所携带的特定基因能发挥作用。
, 百拇医药
    科学家培育了一批内部包含人造染色体的细胞,往一部分细胞的人造染色体里添加一个基因,该基因可产生一种人类血液激素———红细胞生成素。随后,科学家将这些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小鼠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显示人造染色体携带的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发挥了作用。而那些人造染色体内不含该基因的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就不会引起这种效果。

    科学家认为,利用类似的方法,可望治疗血友病等。医生可从患者身上提取细胞,添加携有所需基因的人造染色体,再将细胞注射给患者本人。人造染色体的基因运载能力比病毒大得多,可以携带多个基因。

    不过,在进行人体实验之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证明这类方法的有效性、稳定性与安全性。例如,人造染色体里不能含有不需要的基因,以免导致意外。

    日本将启动癌症专门药剂师认证制度

    为了解决抗癌药剂误用的社会问题,由日本药剂师组成的日本医院药剂师会决定从2005年度开始启动癌症专门药剂师认证制度。
, 百拇医药
    据《读卖新闻》17日报道,目前日本国内所采用的通过抗癌剂进行的化学疗法有300多种。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其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会因不同的人而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决定是否或者使用什么抗癌剂就需要高度的专门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目前日本国内不断发生使用抗癌剂失误的事件,导致患者死亡事故。

    日本医院药剂师会表示,除各地的专门癌症治疗中心等癌症专门医院外,药剂师主要是担任内服药的调剂工作,而用于静脉注射的抗癌剂的调剂工作则多由护士进行。

    针对这样的现状,日本决定启动癌症药剂师认证制度,由具有抗癌剂药理作用知识及丰富临床经验的药剂师亲自进行抗癌剂的调剂工作,同时根据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一一向医师提出投药建议。据说,参加认证制度相应的资格认证考试的条件是在癌症医院有最少3年~5年的临床经验。(陈锐)

    新方法准确检查慢性胰腺炎
, 百拇医药
    一根带着针头的小导管,缓缓地插入患者口腔里,顺着食道,进入胃内,针头穿透胃肠壁,到达胰腺,轻轻一吸,胰腺组织进入针头。就这么“一吸”,胰腺组织是否病变,很快就可通过病理学检查得出结论。

    据《湖北日报》报道,这项名为“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17日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负责这一项目的武汉市第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杰教授介绍,目前,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方法主要有3种:患者症状;B超、CT等影像学检查;通过胰腺分泌的蛋白酶、淀粉酶等进行判定。但上述3种方法的准确率只有69%,在国际医学界并未得到公认。

    2002年,如何找到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金标准”被武汉市科技局列为攻关项目。经过研究,吴杰等发现,用探针穿越胃肠壁,不仅可以取到胰腺组织,而且由于针头直径仅为0.1mm,对胃肠无损。此外,取出的胰腺组织细胞,可通过观察其组织形态,来判定是否发炎或是否为癌症病变,准确率高。这对胰腺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日本研究用骨髓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氏症

    日本京都大学出泽真理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将实验鼠自体骨髓间叶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再植入实验鼠脑部,成功地减轻甚至消除了帕金森氏症症状。

    据时事社报道,帕金森氏症是脑神经细胞减少等原因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日本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先让一组实验鼠患上帕金森氏症,然后从患病实验鼠的骨髓中提取间叶干细胞,并用控制分化的基因和促使分化的物质,使90%的间叶干细胞分化成可发挥作用的神经细胞。

    随后,这些神经细胞被植入其最初所属的病鼠大脑内。4个月后,这些实验鼠的帕金森氏症症状总体看来都有明显改善,个别实验鼠的帕金森氏症症状甚至完全消失。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把人的间叶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再植入患帕金森氏症的实验鼠的大脑中也有治疗效果。

    与从人的受精卵中提取可生成多种细胞或组织的胚胎干细胞不同,骨髓间叶干细胞很容易从患者自身提取。将这种细胞分化成的细胞植入其最初所属的患者体内,既不会有排异反应,也不存在伦理问题,因而在再生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日本研究小组今后计划用猴子进行类似的实验。
, 百拇医药
    (何德功)

    日本发明世界最小的内窥镜手术钳

    日本东芝公司和庆应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共同开发出直径只有3mm的内窥镜手术钳,顶端动作灵活,可用于心血管和脑神经等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

    据《日经产业新闻》18日报道,在同类手术钳中,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它安装在内窥镜的顶端,可通过人工控制在不同的方向操作,不仅可以像钳子一样夹东西,还可以转动,在狭小的空间里从各个方向缝合刀口。由于直径只有3mm,它插入体内的刀口也很小。

    该研究小组在此之前曾开发出直径5mm的内窥镜手术钳,此后对零件的形状和组装方法作了改进,成功地将直径缩小到3mm。今后,研究人员计划根据手术的类型,对这种手术钳进行改良,使它适用于所有内窥镜手术,并在3年内将它推向市场。(何德功)
, 百拇医药
    科学家发现在节食状态下使细胞长寿的基因

    吃得少活得长,这一现象已在许多动物身上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一个特定基因有助于在食物热量供应较少的情况下防止细胞死亡,这可能是节食能延缓衰老的一个因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小组以前发现,酵母有一个叫SIR2的基因,能在食物热量供应减少的情况下延缓衰老过程。科学家后来在实验鼠体内发现了一个类似的基因,名叫SIRT1。但他们并不清楚,结构上的相似是否表示这个基因与SIR2有着同样的抗衰老功能。

    该小组在17日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的一篇论文中说,新研究显示,SIRT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增加,可防止细胞凋亡。凋亡是细胞的一种程序性“自杀”机制。

    科学家对吃低热量食物的实验鼠进行研究,发现其脑、肝、肾和脂肪组织里,SIRT1蛋白质水平至少比正常值高50%。人们随后从这些实验鼠体内提取血清,用于在培养皿里培养人类细胞。结果发现,鼠血清促使人类细胞产生的SIRT1蛋白质增多,使细胞免于凋亡。
, 百拇医药
    以前的研究显示,在吃低热量食物的动物体内,胰岛素和一种称为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研究人员往实验鼠血清里添加上述两种物质中的任何一种,都使人类细胞产生的SIRT1蛋白质减少了。科学家因此猜测,这两种物质与衰老有关。此外,大量的SIRT1还可以抑制一种称为Bax的蛋白质,而Bax蛋白质会在细胞的线粒体上打洞,使细胞凋亡。

    其他一些科学家对这项研究结果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于弄清节食延缓衰老的原理,但他们也持谨慎态度。有人提出,在培养皿中发生的现象,不一定就是动物机体内的真实生理过程。

    检查卵巢大小可预测女性绝经期

    英国科学家发现,女性卵巢大小与其体内所剩卵子的数量有关,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单的超声技术检查卵巢大小,可望预测女性何时会进入绝经期。

    英国爱丁堡皇家儿童医院的科学家,对以往一些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女性卵巢越大,卵子数就越多。他们认为,不同女性进入绝经期的年龄差异很大,这与出生时体内卵子数差异有关。
, http://www.100md.com
    他们根据卵巢大小与卵子数量的关系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结合女性的实际年龄与卵巢大小,预测出与她们目前生育能力对应的实际“生育年龄”,误差在一两年之内。根据各位女性卵子数量的不同,40岁女性的生育年龄则可能在32~48岁之间。有关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新一期的《人类生殖》杂志上。

    科学家说,这一方法的准确性如果得到进一步试验的确认,将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身生物钟的运转速度,更合理地安排什么时候生孩子。

    女性在还是5个月大的胎儿时,其卵巢里的卵子数量就达到了顶峰,此后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当卵巢里还剩2.5万个卵子时,是一个关键时刻,女性平均在37岁时达到这一时刻。在此之后,卵子减少速度会大大加快,大概12~14年后就会减少到100个以下,使绝经期到来。女性进入绝经期的平均年龄是50~51岁,但不同的人差异很大,实际的绝经期从42岁~58岁不等。

    研究表明牙周病有可能引起糖尿病
, 百拇医药
    日本科学家发现,血糖值异常、再发展下去将患上糖尿病的临界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病率比正常人高,这显示牙周病有可能引起糖尿病。

    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预防科斋藤俊行医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福冈县久山町的居民进行血糖值和口腔健康状态调查。1988年接受检查的居民中血糖值正常者为406人,到1998年他们中间有72人患上了临界型糖尿病。

    分析表明,在排除掉与血糖值恶化相关的肥胖和运动因素后,临界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中等程度牙周病的比率是正常人的2.1倍,出现严重牙周病的比率为正常人的3.1倍,研究人员由此推断牙周病容易使人患临界型糖尿病。

    牙周病主要是由于牙齿之间的有害细菌增殖所致。科学家认为,长期听之任之,牙周病就会不断恶化,有害细菌就会进入血液,妨碍胰岛素发挥控制血糖的作用。(何德功)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强力抗癌基因
, http://www.100md.com
    迄今被发现能够抑制肿瘤的基因已有几十个,加拿大科学家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可能是其中抗癌能力最强的。体内缺少一个该基因副本的实验鼠,有50%的可能患上癌症。

    这个基因名为Mus81,被认为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缺少该基因的酵母菌,其DNA特别容易被放射线等损坏,而DNA损伤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Mus81基因有助于防止实验鼠患癌症。

    正常实验鼠体内有两个Mus81基因的完好副本。科学家通过基因技术剔除实验鼠体内的该基因,观察它们的健康状况。结果,缺少一个该基因副本的实验鼠,一年后只有一半仍然健康存活,其余的都患了癌症。体内完全没有该基因的实验鼠,癌症发病率更高达75%。所有患病的实验鼠体内,都有大量的肿瘤特别是淋巴瘤。

    科学家说,在已知的抗癌基因中,Mus81基因是缺失之后导致后果最严重的,可以推断它抑制肿瘤的能力非常强。而且,它必须有两个副本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即使体内仍存在一个完好副本,能够制造一些Mus81蛋白质,也远远不够。不过该基因在人身上是否有相同作用,仍有待证实。
, 百拇医药
    司机患“心病”几率达六成

    开快车、脾气大,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抱怨一些司机脾气不好。心理专家调查发现,司机脾气不好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致,而这些心理问题是和精神高度紧张、道路交通状况不佳联系在一起的。

    近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第八次精神病专业学术会议上,一份“对四川省遂宁市334例汽车驾驶员心理卫生的调查及分析”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调查发现,汽车司机与常人相比承受的工作压力、心理状况有较大差异,司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59.8%,其中长途汽车司机发生率高达80%,公汽司机、私家车主则为44.4%。

    调查发现,汽车司机由于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集中的状态,驾驶疲劳显著加重,呈现躯干化,即心理压力带来了生理上的不舒服。在受访者中有138人发生过交通事故,201人发生过行车纠纷,其中发现有交通事故或纠纷的人中,76人有“强迫观念”,90人有“偏执状态”,119人有“躯干化障碍”,67人有“人际关系敏感”。
, http://www.100md.com
    与会心理专家认为,由于交通环境不尽如人意,工作竞争压力大,不少汽车驾驶员存在过分焦虑的心理障碍,常常表现为开快车、抢道、发生一点交通纠纷情绪激动等等。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文军表示,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在行为上不仅表现为口气冲、爱扯皮,情绪不好时更容易开“疯”车,严重的会导致长期失眠,影响行车安全。对此专家建议,司机朋友平时可多做一些放松练习,如深呼吸、握拳再打开手掌等等。(廖 君 戴劲松)

    秘鲁决定在全国推广使用速效口服避孕药

    秘鲁媒体17日报道,为了有效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秘鲁卫生部已决定在全国育龄妇女中推广一种速效口服避孕药丸(AOE),以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应急措施。

    秘鲁卫生部长皮拉尔·马塞蒂在宣布上述决定时说,已婚育龄妇女或其他女性服用这种速效口服避孕药丸不再属于堕胎行为,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将是秘鲁政府降低全国人口出生率战略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 百拇医药
    在此之前,秘鲁妇女服用这种补救性的避孕药丸属于非法行为,服用者不仅要受到有关法律的追究,而且还要遭到宗教界的谴责。因此,过去有些妇女只能偷偷服用,药店也被禁止出售这种药丸。

    根据秘鲁国家统计与信息局公布的统计报告,目前秘鲁人口年增长率为1.49%,全国平均每天要增加1093人。截至去年6月30日,秘鲁人口总数为2714.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27.7%,城市人口占72.3%。(刘国强)

    脂抽减肥无益健康

    抽脂手术是目前见效最快的减肥方法,想减哪里就减哪里,颇受爱美女性的欢迎。但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抽脂手术只能帮助人们减轻体重,对由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没有任何预防和改善作用。

    进行这项研究的是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据研究的领导者塞缪尔·克莱因教授介绍,他们研究的初衷是想寻找支持抽脂减肥术对健康有利的新证据,然而结果却十分令人吃惊。他们发现这种整形手术只能使人们快速减轻体重,不会改变新陈代谢状况。与节食和运动减肥不同,这种减肥法对防治由肥胖引起的疾病没有任何正面作用。这一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 百拇医药
    克莱因教授等人的研究对象是15名“超级”肥胖的妇女。她们通过抽脂术抽出了近20%的皮下脂肪,这是普通抽脂术所抽取的脂肪量的4倍。10~12周后,研究人员测量了这些妇女体内可显示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的指标,如胆固醇、甘油三酸酯、葡萄糖和胰岛素等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这些指标比手术前没有任何改善。

    对此,研究人员说,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抽脂手术只能抽掉肥胖者皮下的脂肪,而这些正是对健康威胁最小的脂肪。动物实验显示内脏中的脂肪堆积才是造成高血脂的元凶,这些深层的脂肪堆积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人们患糖尿病的风险。它们还可能分泌一些能引发炎症的物质,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这些物质还能直接进入肝脏,使肝脏无法正常控制人体内血糖和胆固醇的含量。而节食和运动减肥则能很快地减掉肝脏、肌肉、心脏以及腹部内脏中的脂肪。这种情况下,即使只是少量减轻体重也能较大程度地改善健康状况。

    过去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抽脂减肥手术在减掉肥胖者体重的同时也能降低他们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由肥胖而导致的疾病的风险,许多从业者也借此大肆宣传抽脂术的“保健”作用以吸引更多的人采用这种手术。克莱因等人解释说,许多接受抽脂术的患者在术后都被要求节食和做运动以防止反弹,过去的研究可能忽视了这一点。而华盛顿大学医学研究人员的这次实验则严格要求志愿者在术后不节食,也不做运动。克莱因教授说,抽脂术至多只是一个整形手术,对健康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百拇医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