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7期
编号:10444677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对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7期
     【摘要】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时胰岛素抵抗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单独应用胰岛素(36~70U/日)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体重指数≥25)30例,加用阿卡波糖100mg或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口服,观察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下降的时间、速率、程度和胰岛素等项指标。结果 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发挥时间先于阿卡波糖组(P<0.01)。而阿卡波糖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虽然平缓,可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糖作用逐渐明显。结论 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二甲双胍作用优于阿卡波糖。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7-0619-02

    作为口服降糖药物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通常成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首选药物。但对于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长期治疗的肥胖患者如何。通过对我院1999~2000年就诊的30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两种药物的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比较观察。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于不同程度的高血糖水平,病程在7~20年而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的,较长时间(>6个月)单独应用胰岛素(36~70U/日)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体重指数≥25)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7岁。

    1.2 方法 在原来使用胰岛素剂量、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加用阿卡波糖100mg或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口服。受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阿卡波糖组16例,二甲双胍组14例,疗程八周。分别在3天、7天、2周、4周、6周、8周进行 测定,观察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下降的时间、速率、程度和胰岛素等项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ˉx±s表示,组间差异以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各组病人的血糖水平均有下降(P<0.01),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和血脂改善。但二甲双胍组的降糖作用的发挥时间先于阿卡波糖组(P<0.01),并且血糖下降的速度也快于阿卡波糖组,尤其空腹血糖,见表1。而阿卡波糖组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虽然平缓,可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糖作用逐渐明显,且稳定。两组间血糖下降的程度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伴随血糖的下降,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也各有相对的减少,但幅度无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表1 阿卡波糖组与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比较 (略)

    表2 阿卡波糖组与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餐后2h血糖比较 (略)

    3 讨论

    在临床上,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除各有其独特的降糖效应外,均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1] 。2型糖尿病、肥胖均可造成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那么,长期高血糖本身可通过降低外周组织葡萄糖运载体数目及抑制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而对于二甲双胍有认为可使循环血细胞中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及增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等作用,以减轻胰岛素抵抗。至于阿卡波糖则是通过抑制小肠粘膜刷状缘α-葡萄糖苷酶,以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了葡萄糖毒性作用,增加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了胰岛素抵抗 [2]。因此,本对比观察表明了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虽然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有作用,但后者优于前者。
, http://www.100md.com
    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25%甚至更多的人患病不久即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重者甚至达100U/日以上才能使血糖降至在正常范围 [3] 。而大量的胰岛素应用往往会使体重进一步增加,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且患者时常难以忍受。若配以相应的口服降糖药,既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用量,达到较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又阻止不良反应的出现。但值得一提的是:具体选用哪一种药物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血糖水平、体重、肾功、血脂等诸多方面因素决定,以获取最佳治疗效果。在本观察期间,二甲双胍组有1例患者发现了尿蛋白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池芝盛.拜糖平的临床应用.中国糖尿病杂志,1995,3:165.

    2 李光伟.胰岛素敏感性评估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中华内 分泌代谢杂志,2000,16:198.

    3 杨文英.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视听杂志,2003,4.

    作者单位:116001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内分泌科

    (编辑 海涛), 百拇医药